蒲松龄的书斋:
绿屏斋
周雁翔
在蒲松龄故居正堂中有一幅蒲松龄的画像。在画像的上方,是蒲松龄自己题写的两则跋和亲自加盖的六枚印章,其中首章就是“绿屏斋”。这枚印章可不是随便盖的,因为按盖印的位置和旧时文人的传统习惯来判断,“绿屏斋”当是蒲松龄的书斋之名。因此奠定了蒲松龄的书斋就是“绿屏斋”的重要因素。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蒲松龄画像的上方有路大荒题写的“聊斋”,所以形成了“聊斋”就是蒲松龄书斋,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地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误会。理由很简单,蒲松龄的书斋自应由蒲松龄自己来命名,而现在可查到的蒲松龄生前著述和所有印章中,并没有“聊斋”是书斋的遗存。
享誉世界的《聊斋志异》和长篇巨著《醒世姻缘传》,并非在“聊斋”中写成而是在“绿屏斋”中铸就。就像《醒世姻缘传》因署名“西周生”辑著,令许多专家学者展开对作者是谁的研究,长期争论而莫衷一是。但是,只要好好读读原著就会发现,这“一长一短的两部文学经典,就像“DNA”一样,存在着无可置疑的血缘关系。
从蒲氏家世和蒲松龄年谱可知,二十多岁的蒲松龄成家后,就搬出了老宅,住进了分家所得的三间农场老屋,后来,蒲松龄整修了旷无四壁的农场老屋,还逐步加盖了平屋“磊轩”和“面壁居”还营造了自己的书斋“绿屏斋”,并自己篆刻了“绿屏斋”图章。顾名思义,“绿屏”就是绿色“屏障”——可以想见作为文学大家的蒲松龄,赋予它多少丰富的蕴涵。
其实,蒲松龄一生奔波,为生活所迫,长期在外设帐教学从南游归来先后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岭子王家,后又在村西铺至七十余岁方撤帐归里,何言那里是他真正的书斋呢?
可谓是,蒲留仙住哪哪留仙,蒲松龄教书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他的书斋,这样说毫不为过。
不管咋说,在蒲松龄四十多岁时,作为文人的蒲松龄终于盖了属于他自己的书斋——绿屏斋。其实,绿屏斋早就在蒲松龄的梦里和心里构建了千百次了。蒲松龄富有丰富的想象,又是顶级的设计师,绿屏斋,自然是绿竹窗前摇曳,藤萝攀援垂挂摇曳,如一道风景,似一幅画,不但耐人寻味,更是生机盎然,惬意无比,
绿屏斋在绿色植物覆盖掩映中,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并焕发洋溢着蓬蓬勃勃的生机。好一个绿屏斋,谁能想到《聊斋志异》与《醒世姻缘传》二部名著经典,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昔日聊斋今何在?
——蒲松龄一生生活的范围并不复杂,踪迹脉络基本清晰,他除了在江苏宝应做过幕僚寄人篱下一年余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蒲家庄和他设馆教书的西铺毕家度过,至于他初做私塾教书的沣泉乡和他过客的济南、新城、崂山、旱码头周村外,别无踪迹可循了,那么昔日聊斋究竟在哪里呢?昔日聊斋今何在? 谜一样的身影, 谜一样的异彩。 谜一样的故事, 谜一样的书斋。 一本书和一个人, 无可分割的风靡了世界。 探奇寻幽慕名而至, 刨根问底解谜破猜。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 都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徘徊。 当年是谁说这里是聊斋? 让一代代人跟着瞎掰。 先入为主的调子已经形成, 习惯成自然有谁还会感到意外? 我们不能对贤者说三道四, 毕竟这里沾边他们也有许多无奈。 自己也曾在这里摇旗呐喊, 如痴如迷癫狂书呆。 身在山中不识山, 离开又见新风采 如数家珍常回味, 细思量总觉有些怪。 困惑中不止一次的寻觅, 昔日聊斋今何在? 蒲松龄在哪里写的《聊斋志异》? 蒲留仙在哪里填充了“俚曲曲牌”? 问生他养他的故居, 问蒲家庄大街上的古槐。 问旷无四壁的农场老屋三间, 问万卷楼和石隐园那一层层阶台。 生活环境里常有雾霾, 历史的时空里也常有云遮雾盖。 回味传说求变历史求真的理, 豁然顿悟茅塞顿开。 踏破铁鞋无觅处, 回眸绿屏斋就在眼前一晒…… …………
兔年初春于鲁中
周雁翔先生创意策划设计了许多聊斋文化的景观。上图为他呕心沥血策划设计的
景区之一《留仙谷景区》 ;“留仙神谷” 四个大字系周雁翔先生题写
作者:周雁翔
周雁翔简介:
当代作家、诗人、文化创意策划设计家、文化学者,《母爱撑天世界和平文化博览园》文化创意总策划设计者,和平文化积极倡导人,获得“和平使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