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雁翔国际
查看: 1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雁翔与聊斋文化情缘系列报道之十二

[复制链接]

2278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20:49: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蒲松龄文化现象研究与突破-周雁翔与聊斋文化情缘系列报道之十二[size=0.26]
文史散步
2024-09-02 08:42北京
周雁翔与聊斋醒世文化情缘之十二
[size=0.36]
[size=0.36]
                                时任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的周雁翔在聊斋



   

      蒲松龄文化现象的研究与突破



                        ——周雁翔与聊斋醒世文化情缘系列报道之十二



                                                             家水、牧野、金婷



    蒲松龄纪念馆由于建馆较晚,不仅基础设施较差,相应的机构是在建馆后逐步形成是一步步完善起来的,这不仅经历了缓慢的认识过程更有艰难的起步。正因为如此,一直埋头忙碌着蒲松龄纪念馆人员的配备招聘,机构设置的健全和应酬对外开放的事务性与服务型的行政管理日常忙碌中,因此,对于蒲松龄文化现象以及生平著作等学术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尤其是蒲松龄文化与聊斋学研究的专业人才更是一个薄弱的重要环节。 周雁翔馆长深知这里面的道理,于是,在他究名人纪念馆发展与进取的同时,逐步把学术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
    周雁翔馆长说:“蒲松龄纪念馆是一个具有博物馆共性性质且又有独特的鲜明的名人纪念馆的个性,共性是基础,个性是灵魂,因此,我们的发展脉络是多元全方位的,首先,如何提高蒲松龄纪念馆办馆质量与水平,使其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这就要研究蒲松龄纪念馆发展基本
要素并形成蒲松龄纪念馆独特的的理论体系,然后用于蒲松龄纪念馆开拓进取的实践中,再就是当蒲松龄纪念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就必须加大蒲松龄文化现象与聊斋文化的深入研究。因为二者是互补的密不可分的融合体。”
  蒲松龄纪念馆正是经历了这个心路历程逐步发展的,当蒲松龄纪念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完成了基本陈列与附属陈列后培养了一支非常优秀的讲解队伍,不断地完善文物的征集和吸纳文献资料的收藏推进中,逐步奠定了蒲文化聊斋学的基础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八十年代末时任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的周雁翔(右一)在主持以聊斋俚曲为主题的“淄博市传统音乐
学会成立大




由山东省文化厅牵头、山东省音协、山东歌舞剧院、齐鲁音像出版公司、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文化局、淄博市
文联、蒲松龄纪念馆等联合召开的周雁翔、刘源作品《情溢聊斋、春漫淄博》首盘盒式录音带首发式暨聊斋俚曲研讨会在淄博市文联召开。图为,周雁翔(前排左二)在给大家介绍情况,前排右二为作曲家刘源

当我们问到蒲松龄文化研究的问题时,周雁翔馆长说:“加强蒲松龄研
究,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没有研究,就没有进取。早在建馆之初,就已经注意和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是那时基础条件太差,还
有更急需的去办,后来条件逐步具备,就开始逐步实施,我们采取了内外
结合的办法,一是加强提高全馆人员对蒲松龄纪念馆工作、使命、任务的
认识,以适应蒲松龄纪念馆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提高对自己本职工作
的认识与研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蒲松龄文化现象的思考与聊斋醒世文化
的研究。这是必须的。因此、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走出去学习参观交
流。请进来授课培训,还办了夜校专业学习,专题讲座,学习研讨班,还
及时考试、测验大家的学习成绩。
      为了调动全馆学习研究的热潮,提出了在蒲松龄纪念馆工作就要了解蒲松龄的生平著作。为此我们发起了全馆通读聊斋的热潮,还组织了全馆学习蒲松龄的精神讲好蒲松龄和聊斋故事。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还首次完成了由蒲松龄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在传帮带的良好学风推动下完成了全译白话聊斋志异的编译工作,并由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正式出了一本《全译白话聊斋志异》”,这本书自出版加印了多次再版,这本书由周雁翔主编,并带领蒲松龄纪念馆全馆工作人员编译完成的《全译白话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心血的结晶,也凸显出了周雁翔馆长的良苦用心,这本书是蒲松龄纪念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道铭刻在蒲松龄纪念馆发展史册与蒲松龄纪念馆员工心里的一道抹不去的年轮,因此,这本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这本书的本身。


周雁翔主编并带领蒲松龄纪念馆全馆工作人员编译完成了《全译白话聊斋志异》这是蒲松龄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心血的结晶,也凸显出了周雁翔馆长的良苦用心,这本书是蒲松龄纪念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道铭刻在蒲松龄纪念馆发展史册与蒲松龄纪念馆员工心里的一道抹不去的年轮,因此,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这本书的本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任蒲松龄纪念馆馆长时的周雁翔在淄博师范为全校师生作专题的蒲松龄学术
报告会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任蒲松龄纪念馆馆长时的周雁翔(左一)在主持淄博市古典文学研究会与蒲
松龄研究会聊斋学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图为:为促进聊斋文化的发展和蒲松龄纪念馆的各项工作,周雁翔馆长特别邀请淄博市委副书记
时立军、副市长康寿梅、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新泰以及广电局、文化局等有关领导莅临蒲松龄纪念
馆共商首届聊斋国际学术研讨会诸多事宜。


      为了聊斋文化的发展和推进,从八十年代末,周雁翔馆长为筹备首届国际聊斋到处联络。他先后找到淄博市分管文化的市政府刘峰副秘书长,康寿梅副市长、继而直接去找韩新民市长,又找市委宣传部、市委副书记
时立军,以及杜祥荣书记汇报。后又去济南省文化厅找了作家出身的孙永
猛副厅长,并联络山东大学等学术单位就召开首届聊斋学研究会的有关事
宜积极的联络与沟通做着筹备工作。为了积极推进这次会议的早日召开
,他们还特别邀请时下任淄博市委副书记的时立军、副市长康寿梅、市委
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等有关领导负责人到蒲松龄纪念馆搞有关蒲松龄
和聊斋文化的活动,借机共商蒲松龄文化与聊斋学研究的大量基础工作。



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终在1991年10月18日,由淄博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联合
举办,在淄博隆重召开。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苗枫林、省
文化厅副厅长孙永猛、中共淄博市委书记杜祥荣、市长韩新民、副书记时立军、副市长康寿美出
席了本次会议。(图为大会主席台)



      在经过各方协商、协调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终在1991年10月
18日,由淄博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国
聊斋学讨论会”在淄博隆重召开。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苗枫林、省文化厅副厅长孙永猛、中共淄博市委书记杜祥荣、市长韩新民、副书记时立军、副市长康寿美出席了本次会议,蒲松龄纪念馆全体同仁为筹备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做出了默默无闻的奉献,也为全方位服务好这次会议尽了应尽的义务和使命。



                         主席台上 日本学者发言,右为:康寿梅副市长



      蒲松龄纪念馆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国内70余位专家学者怀着对聊斋学的热爱与敬意,齐聚一堂。时任中国术研究院院长李希凡、山东大学副校长乔幼梅、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袁
硕、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严薇青、日本国琦玉大学教授大冢秀高等专家对
时国内外的聊斋学研究发展情况作了发言。

   大会共收到学术研究专著3种、学术论文34 篇。会议现场庄重而热烈,
位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聊斋志异》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时任淄博市委副书记时立军同志代表淄博市委、市政府讲话。


     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不仅有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也有新理论和新研究方法的引入与应用。经过五天的交流研讨,会议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整理发掘了一批重要文献资料,如最新公诸于世的《聊斋志
异》易名抄本《异史》,为今后出版一部最接近原著、最具权威性的《聊
斋志异》奠定了基础;二是对《聊斋志异》的解析、阐释,评论均达到了
从未有过的高度;三是研究讨论了聊斋文献资料的整理问题、聊斋戏曲的
改编问题和聊斋专题邮票的设计、发行问题;部分专家学者还审定了中国
邮票公司提交的聊斋系列纪念邮票设计方案。”②在本次会议上,跨学科
的研究思路也是会议的一大亮点,中外专家学者们将文学与历史学、哲
学、美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为聊斋学的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大会会场


       虽然时光流失,冲淡了许多,但首届国际聊斋讨论会那些激动人心的
场面和充满真挚热情的发言、激烈的论辩以及专注聆听的神情,是讨论会
上最动人的画面,也成为了学术史上值得铭记的瞬间。



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苗枫林(中)、淄博市市委书记杜祥荣(左一)、市长韩新民(右一)在主席台上。


    “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不仅仅是一场学术会议,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来、东方与西方的桥梁。它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聊斋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通过这次会议,聊斋学在全球范围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也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智慧。




这场面,是聊斋文化史册中一道永不消失的风景,更是蒲松龄纪念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与铭刻的记忆。



      这是一次难忘的盛会,这是聊斋文化史册中一个鼎盛的巅峰,这是,
这是蒲松龄纪念馆建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机构和蒲松龄纪念馆全体同仁心血的结晶。
    时光荏苒,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虽已过去三十余年,但它所播下的
学术种子却在岁月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所激发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
,一直激励着后来的学者在聊斋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如今,当
我们再次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中依然充满了敬意与感慨,也期
待着未来有更多的学术盛会和蒲松龄文化现象的发掘、整理、开发、研
究、升华、传承、利用。


图为周雁翔在”关于《醒世姻缘传》作者是谁?的研讨会上阐述: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就是蒲松龄的问题。

作者周雁翔简介:
       周雁翔,当代作家、诗人、文化创意策划设计家。聊斋学、博物馆学、图书馆学学者、研究馆员职称。出版专著二十余部、创作影视作品十余部、主编各类文集百余部。代表作:长篇叙事诗《书魂》;诗集《雁翔诗选》、《爱在四季》;报告文学《情缘血河》;歌词集《飞鸿之声》;电视连续剧《蒲松龄》;音乐片《我们是龙的传人》、《聊斋情》;音乐故事片《磨难曲》;摄影集《美好的瞬间历史的永恒》;录音带《情溢聊斋》;小说《醒》;长篇小说:寒灯夜语、文化理论书籍《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论文集《托起智慧的太阳》、《百家论丛》《蒲松龄纪念馆》出版中国少年儿童读物精选白话聊斋志异十卷本等。
     周雁翔曾任蒲松龄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馆长、中国地市县图书馆馆长联谊会主席、论文评审委员会主任等,是《蒲松龄研究》季刊和《图书馆天地》报的创刊人、主编,系国际图联62届、63届代表。
      周雁翔现任: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淄博市中华文化促进会聊斋文化专委会首任会长、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文化艺术顾问、华夏大健康绿色空间生态家园创意策划设计与引领者,中国首个“华夏旗袍文化博物馆”的文化创意策划设计者,和平文化的倡导人,《母爱撑天世界和平文化博览园》的创意策划发起人。荣获和平使者荣誉称号。

编辑 韩家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GMT+8, 2024-10-30 15:29 , Processed in 0.0774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