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雁翔国际
查看: 1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雁翔与Max Lu畅谈“丝路文化”

[复制链接]

2284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1:56: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周雁翔与Max Lu畅谈“丝路文化”
本网讯  2018年6月25日,“龙翔盛世 不忘初心”——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书画展暨慈善拍卖会在辽宁沈阳辽宁美术馆盛大开幕。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主席Max Lu与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周雁翔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周雁翔先生,著名文学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现任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席、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主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文化艺术顾问。多年来致力于华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十余年时间,策划创意“世界和平文化博览园暨世界和平女神”的大型文化项目,是世界和平女神与和平女神圣地策划设计发起倡导人之一,因而被联合国(NGQ)世界和平基金会授予“和平使者”的荣誉称号。
Max Lu,中文名鲁长军,著名社会活动家、丝路文化战略家,现任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主席、创始人。
活动期间,周雁翔与Max Lu两位社会文化活动家围绕什么是丝路文化、为什么要传承丝路文化、丝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战略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
从张骞的“凿空之旅”到“丝绸之路”发展
周雁翔主席说,2000多年前,张骞的“凿空之旅”开辟了一条亚、非、欧文明交流互鉴的陆路大通道——丝绸之路。沿着这条通道,班超、甘英、鸠摩罗什、玄奘、马可·波罗、利玛窦等无数文明使者穿梭于东西方,完成了一次次商品的交换、文化的交流和友谊的传递。如今,驼铃声已经远去,黄沙也淹没了先行者的足迹,但丝路上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成为见证丝路沿线国家人民友谊长存、民心相通的印记。
Max Lu主席说,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甘肃张掖。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身着不同服饰、口操不同语言的人们或进行商贸交易,或进行参访交流,到处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那次共有17万人参加的各国人民的大聚会,后来被称为“万国博览会”,西域共有27国派使臣参加。“万国博览会”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悠久交往历史的一个生动注脚。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是对这种悠久交往历史的再次印证。对丝路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保护、研究、利用,不仅可以深化对丝路历史的认识,亦可在文化层面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
丝绸之路,见证文明,传播文化
周雁翔主席说,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承载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交流的智慧与情感,更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要创作源泉。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人心,作为中华文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丝路文化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重要的地位。
Max Lu主席说,从历史来看,丝绸之路存在时间长达2000年,涉及陆路与海路,可谓地球上路线最长、地理最复杂的交通路线网。而“丝绸之路”所承载的意义,则远远超越“路”的地理范畴和“丝绸”的物质范畴,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丝路为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启迪。
丝路文化,相遇与交流,碰撞与交融
周雁翔主席说,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以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Max Lu主席说,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周雁翔与Max Lu一直认为,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交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而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到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丝路精神、博望眼光、拥抱世界
针对今天传承弘扬丝路精神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和意义:
周雁翔主席说,我们中国要走出去谋发展。张骞回国后,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取“宏博瞻望”之意。以后每年派出去的人,都称“博望侯”。“博望”是一种眼光,一种襟怀,一种气度。就是要博广瞻望,放眼全球放眼天下。“丝路”,“路”就是走出去,就是动态发展。“丝”是商品、贸易,丝绸是供人使用的,也是审美对象,就是要把经济、文化成果推出去。
Max Lu主席说,整个世界要挽起手来谋发展。和谐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古丝路从来都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丝绸、造纸、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就是各国、各民族手拉手谋发展的证明。有人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这是误解。我们不只是单向发展自身,我们主张一带、一路沿途各国乃至世界各国在丝路这个大框架下,共策、共建、共享、共赢,同步发展自己,达到世界和平、社会和谐、百姓和惠、心态和宁。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谐和不要零和,要结伴不要结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GMT+8, 2024-12-22 23:29 , Processed in 0.0984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