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雁翔国际
查看: 17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雁翔与图书馆情缘系列之二:《不解之缘》

[复制链接]

2278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22:53:3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周雁翔与图书馆情缘系列之二:名人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

          
        周雁翔著作《名人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
   
        
                       周雁翔任淄博市图书馆馆长的工作照      


                                不 解 之 缘

                                           邱臻  石纪  天华


 编者按:周雁翔教授是图书馆研究馆员,曾深造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担任山东淄博市图书馆长期间当选为:国际图联62届、63届代表和中国地市县公共图书馆馆长联谊会主席,兼任全国图书馆学术论文评委会主任、连续主持了十余届全国馆馆长联席会议和十余届全国图书馆学学术会议和评奖活动,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全国图书馆界的好评和赞扬。
  周雁翔教授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创造了图书馆有目共睹的辉煌业绩,他在创新传承开拓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同时,百忙中著书立说丰厚,先后在全国报刊和研讨会上发辫论文百余篇、主编了各类文集百余部,个人专著二十余部,并创刊了《图书馆》天地报影响广泛,对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并与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此,将周雁翔先生出版的几部关于图书馆的书籍及其序言和相关文章分别系列的奉献给大家分享共勉,从字里行间可感悟到一个图书馆家的情怀,相信大家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周雁翔与图书馆情缘系列之二
《不解之缘》:



         
         周雁翔与文化部图书馆司杜克司长在中央党校合影

  周雁翔与图书馆情缘系列之二《不解之缘》
    时任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杜克先生的序言


  周雁翔一个图书馆家的情怀

                 原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  杜克

  谈起图书馆,谈起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总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当然与我长期从事图书馆事业的组织管理工作有关,而图书馆本身这座知识的宝库所存在的巨大诱惑力和说服力则更是主要的原因。因为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两个文明的象征,而且图书馆的利用程度更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也应当看到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移,新的时代、新的形势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诸如体制、经费、人才、管理都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认真分析、科学布署。当前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整个社会对图书馆的作用还没有形成共识,对图书馆的认识、理解、支持、利用不够。因此除需要国家、社会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外,还需要一大批献身于图书馆事业的人才队伍。淄博市图书馆周雁翔同志提出“树立图书馆的新形象,展现图书馆人的新风采,把让整个社会认识、理解、关心、支持、利用图书馆做为己任”,无疑是很有见地的。

  初识雁翔,是在1993年9月的北京,当时我主持由中央党校和文化部在中央党校共同举办的全国“市场经济与图书馆建设”馆长研讨班。雁翔同志虽到图书馆不久,但他的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探索图书馆改革之路”的言谈,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兴趣。他热情、豪放,典型的山东大汉性格以及他旺盛的精力和苦苦求索、执着敬业的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别是他的论文《做好地方文献的文章是创办特色图书馆的突破口》更是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巨大反响,得到了赞许与好评,从而成为图书馆论文中的典范被传扬。

  我与雁翔的第二次握手是在1994年夏的北京图书馆,时值香港爱国人士石景宜先生向国内六十家图书馆赠书活动,彼此相见,格外亲切,就象多年的老朋友。他带来了淄博市图书馆编印的小报《图书馆天地》和他刚出版的新作,词集《飞鸿之声》、论文集《蒲松龄纪念馆》,还有他主编的《全译白话聊斋志异》和他作词的盒式录音磁带《情溢聊斋春漫淄博》周雁翔专辑。这些作品包含着雁翔的心血和情意,也展示出了他的才华和走过的道路。由此、我才知道雁翔同志不仅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图书馆馆长,而且是位作家,是位社会活动家。

  1995年6月末,在广东佛山举办的石景宜先生向国内一百二十个图书馆赠书签字仪式活动中,我又与雁翔重逢。这次,我们更是熟上加熟,在登记处一听说雁翔已经住下,我便去房间找他,彼此没有客套,开门见山促膝而谈,通宵达旦,内容当然还是图书馆。他将几篇刚出手的论文《树立图书馆的新形象,展现图书馆人的新风采,把让整个社会认识、理解、重视、关心、支持、利用图书馆作为己任》、《论图书馆的演化、现状与出路》、《作好地方文献的文章是建设有特色图书馆的重要突破口》及《关于淄博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和选址》、《淄博市图书馆新馆建设总体方案设计》等洋洋数万言给我,看后觉得都颇具见解和新意。同时,他还给我带来了他主编的三十余万字的图书馆论文专集《百家论丛》和他刚出版的诗集《雁翔诗选》等。我真佩服雁翔的精力,每次见面都有新作问世,都有对图书馆工作的新消息、新探索、新点子、新成就。

  96年春节将至,又捧读雁翔的新作《名人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在这一百多位国内外名人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中,雁翔再次将图书馆的重大作用告诉社会、告诉人们,图书馆这轮智慧的太阳是无私的,是永恒的,她不仅照耀着我们人类历史的过去,也照耀着我们人类进程的未来。许多领袖将帅、文坛泰斗、科学巨匠、文艺英豪、诸子百家的实践早已雄辩地证明:图书馆是名人和成功者的摇篮。特别是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的时代,掌握知识、掌握信息、驾驭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衡量新一代人才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探讨图书馆发展战略,加强图书馆建设,让整个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利用图书馆,形成社会对图书馆重要作用的共识,这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更需要我们图书馆人的加倍努力。

  雁翔这本集子是他历时三年来在“淄博晚报”开辟的“名人与图书馆”专栏里所撰写发表的文章,其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可想而知的。这次结集出版,会进一步扩大其影响,使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关心、支持、利用图书馆,唤起更多的有志之士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跨入成功者的行列,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我深信捧读这本书的每一个人会与我有此同感,也相信全国各地图书馆界同仁会得到启迪,获得一本宣传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好书好资料,建议各个图书馆都收藏、利用,必然成为我们宣传图书馆的极好教材和工具书。

  雁翔同志正值年富力强出成果之时,又有得天独厚的图书馆这一圣洁文明的沃土为根基,坚信雁翔年年都会有个丰收的金秋。同时我也希望图书馆有更多的向周雁翔这样的馆长,有他们这样的基层图书馆长实乃图书馆之幸,图书馆事业之幸啊!

                  真诚地祝福雁翔同志!
                               杜克                                                                1996年8月于北京


  注:杜克、时任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图书馆专家,62届国际图联组委会主任、著名学者、中国图书馆领导者、图书馆管理家、教育家。

        
          周雁翔关于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出版的专著《不解之缘》


                 
             周雁翔在全国图书馆情报学术研讨会上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掌声不断。


王伟序言:
                                   我所认识的周雁翔

                                                 原淄博晚报副总编 王伟

           那是1993年3月的一天上午,电话中传来雁翔那豪爽而幽默的声音:“我‘农转非’到城里来了!”我楞了一下,连忙问:“让你到哪个单位?给你顶什么‘乌纱帽’?”电话那边说:“市图书馆,已经上任好几天了……”我说:“图书馆是个好地方呀!毛主席当年不是也在北大当过图书管理员吗!抽时间找几个朋友给你贺贺……”几天之后,我到雁翔的办公室去看望他。说心里话,我为雁翔到城里来工作而感到高兴。但高兴中担心的是:雁翔正满腔热忱地在蒲松龄纪念馆干得风风火火,事业上如日中天,当图书馆馆长这个弯他能转过来干好吗?的确,我对当时市图书馆的形象不敢恭维:虽然图书馆地处闹市区,但在经济大潮下,靠大路的一面盖起了文化商场,使得图书馆主楼缩在了里面,要进图书馆得从一侧的脏、乱、差的小巷进去,才能看见图书馆的大门口,也难怪很多人竟不知市图书馆在什么地方。见面之后,我本想能先听听雁翔发几句牢骚,但他不等寒暄,先滔滔不绝地向我大谈他的打算。在这次见面中,我也向他谈了刚刚创刊不久的《淄博晚报》,已经开辟了一个“读书”专版,如果有时间,可以给该版写点稿。我知道,无论在那里,雁翔手中的笔是不会停下来。他满口答应下来。事隔不久,雁翔让人送来他写的一篇“歌德与图书馆”的稿子,我看后认为很好,并且认为可以以“名人与图书馆”为栏目,在“读书”版上连续刊登同类型的稿子。当我在电话中将意思告诉雁翔时,他说自己也想过系列写下来,但怕滥竽充数,使我们为难。我让他放手写下去。于是《淄博晚报》便有了“名人与图书馆”这个专栏。应该说,在《淄博晚报》上开设个人专栏,到目前为止雁翔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这个栏目历经三年,从没间断,并且受到读者的好评。有位中学生来信说,他把这个栏目的稿子都剪贴下来了。看到报纸上的栏目受到读者赞扬,是办报人最高兴的事,同时我也为雁翔而高兴。我知道,这都是他灯下笔耕的结果。短短的三年过去了,雁翔领导的淄博市图书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通向图书馆大门的坎坷泥泞小路,铺上了彩色水泥路面,一侧的残墙断壁被拆除后,修建成了八十多米长的“绿岛文化艺术长廊”,并先后举办了“中国图书简史展”、“地方文献展”、“图书馆新馆荟萃展”、“摄影作品展”等十几个展览。院内破烂不堪的旧墙旧房,拆后新建上了绿地、花池,特别是进了大门迎面的大型壁画“图书馆之光”,是雁翔亲自策划、参加设计,由名画家绘制,它不仅代表了焕然一新的图书馆新形象,也展现了图书馆的进化沿革,同时也表现了图书馆人崭新的精神面貌。在工作中雁翔提出了新的建馆方针和新的馆纪馆风,并优化了内部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在雁翔的主持下,征集了全市有关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七十多篇论文,主编出版了淄博市第一本图书馆研究论文集《百家论丛》。为了加强与兄弟馆之间的信息沟通,雁翔还创办了报纸《图书馆天地》,加强业务交流,受到同仁们的称道。除了正常的图书馆业务外,雁翔还创办了“地方文献资料室”、“齐文化书库”、“聊斋学书库”,这不仅为淄博特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服务于淄博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也使馆藏图书增加了地方特色的内容。专了让读者读到更多更好的书,雁翔还主持创建了联锁店形式的。风帆读书社”,被省文化部门在全省推广。该种形式以最新的图书、最快的流通、最优的服务、最方便读者的方法,形成了一个具有活力的良性循环,开创了新形势下办馆的新路,增加了图书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的活力。更让人称道的是,雁翔利用社会交往多的特长,通过朋友的帮助,结识了爱国人士、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石景宜先生,使淄博市图书馆成为石先生向全国六十家图书馆赠书的成员馆之一。与此同时,图书馆也专门成立了“景宣书苑”,专门收藏石先生的赠书,填补了市图书馆一项空白。图书馆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资金缺乏是所有图书馆所遇到的共性。为了开拓以文补文的新局面,雁翔不怕得罪人,调整、整顿、理顺了图书馆所属的文化商场的关系,解除了部分违约合同,解决了承包人欠款问题。又成立了“淄博金钥匙集团开发总公司”,下设“图书销售公司”、“文化用品公司”、“绿岛酒家”、“杏花雨发廊”、“金钥匙服务中心”、“大卫艺术社”、“美容”、“广告”、“旧书服务中心”、“读者服务部”,还联办了“自行车大世界”、“电子器材商场”、“博大公司”等经营实体,年创利近六十万元。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也美化了图书馆的环境,加上配套服务,吸引了读者,提高了社会效益。作为一馆之长,只有自己的努力还不行,必须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共同把工作干好。雁翔三年多来吃住在馆里,几乎没休过星期天,忙的连家也顾不上.至今身为一馆之长的他,还是无房户。家属调来一年多了还临时住在原来用旧办公室改的单身宿舍.一年四季不见阳光。尽管他拼搏劳累,身体不好,但他白天与同志们一起干,晚上掌灯学管理,钻业务,写论文,搞创作,还与同志们谈心,探讨图书馆改革的新路子。雁翔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离退休的老干部,雁翔也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经常把他们请回来开座谈会,请他们献计献策。尽管馆里的房子十分紧张,但雁翔还是力主建了文化娱乐中心,开设了乒乓球室、台球室、羽毛球场、蓝球场、健身房、卡拉0K小舞厅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活跃了全馆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领导的凝聚力。在连续二届文化系统举办的运动会上.他们几乎包罗了全部冠军。这是一般图书馆所不能办到的。近几年,当听到不少人赞扬市图书馆发生了巨大变化时,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因为我知道,雁翔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开拓,就会有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这是他的性格,他的能力所在。但我更知道雁翔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劳动。我认识雁翔是在1984年,当时他刚刚到座落于淄川洪山镇的蒲松龄纪念馆不长。虽然我在报社听到许多同志说起雁翔写的文章和诗歌,但人却未见一面。那是在一次陪同明友去“蒲松龄纪念馆”参观时,雁翔亲自给我们进行讲解。他在讲解中的生动幽默使我及朋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以后我曾多次去过“蒲松龄纪念馆”,讲解员也都换成了漂亮的小姐,而且解说词也是雁翔撰写的,但听后的感受却没有第一次时的感受深。我想,再好的解说词,也必须经过讲解员的再创造才能打动人。从那开始,我们书信往来,成了好朋友,了解也就更深了。雁翔在“蒲松龄纪念馆”,从一个部门的领导到担任馆长,前后达十多年,而该馆也有了长足发展。应该说,雁翔把自己年华的黄金时期贡献给了“蒲松龄纪念馆”。在这十年中,我每次到“蒲纪馆”都感到了新变化。原先“纪念馆”除故居外,只有两个小院,陈设也比较简单。雁翔担任馆长后,一方面争取有关部门对馆里支持,进行扩建和丰富馆藏,另一方面成立了“聊斋文化艺术开发总公司”以及“聊斋文化艺术基金会”,走以馆养馆的路子,使简陋的“纪念馆”焕发出了生机,不但建筑规模扩大了,人员增加了,馆藏丰富了,陈列更新了,而且成立了“蒲松龄研究会”成为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名人纪念馆之一。正是雁翔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蒲纪馆”这份事业上,所以,当一纸调令要他走时,他真是恋恋不舍,要知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牵着他的心啊。这份情感,我十分清楚。后来有一次我宽慰他说:“人挪活,树挪死,何况是从偏僻小村进了城。人不能只重复自己能做好一件事,如果在另一个领域证明自己也能干好,这才是一个成功者”。雁翔说:“这话对!”果然,淄博市图书馆因他的到来,又上了新的台阶,再创了历史的辉煌,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雁翔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会当“官”之外,他《不解之缘》中的一批领袖和文坛巨匠,无不根扎于图书馆中。这些智慧太阳的巨子们,得益于图书馆,是利用图书馆的典范,同时他们又是支持发展图书馆的表率。他们将自己从图书馆得到的知识财富,注进自己新鲜的血液,又毫无保留地输入了图书馆,再造福于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轮智慧太阳的爱抚,我们都有责任作为这轮智慧太阳的一分子,来发光发热,推动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图书馆这轮智慧的太阳就是这样冉冉升起的。图书馆的萌芽,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存的文字记载,以商朝关于占卜记录的甲骨文为最早,那时已有史官,掌管典册。到东周时,各诸侯国有史官记言记事,已积累了大量典籍。进入封建社会,图书收藏利用已有了大的发展。秦统一后,在阿房宫收藏大量图书,并设“柱下史”负责管理。至汉,建石渠阁、天禄阁收藏天下之书。到唐就有了著名的藏书机构弘文馆、崇文馆等并设置官职相当高的秘书监负责管理。宋、元、明、清各代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活动的需要,印刷术的发达,图书生产大量增加,图书馆事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除皇家的藏书楼外,封建社会的藏书楼在全国各地也有了相当的数量。而到了近代,公共图书馆、教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又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建国后,图书馆更如雨后春笋,遍地生根,形成了从来未有过的蓬勃局面。今天全国单公共图书馆就有二千五百多所,遍布每一个省、市、县,加上院校、厂矿、乡镇、部队的图书馆,在全国已形成了图书情报的网络。图书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凝聚着人类精神的财富,在有限的空间里拥有了无限的宝藏。然而,这些宝藏的如何开发利用,又如何不断地将人们在社会对他所从事的、有意义的工作的执着和奉献。阅读该书的人们一定会从中受到教益和启迪。当然,这也包括我在内。祝贺该书出版的同时,期待雁翔再写出新的作品。
                                                                                  1996年元月于淄博

注:王伟、作家诗人、原《淄博晚报》副总编。曾为作者在淄博晚报开设了“名人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的专栏,周雁翔出版的专著《不解之缘》,就是淄博晚报专栏作品编辑成书的合集。
               
           
            托起智慧太阳的人————周雁翔

   注:周雁翔、当代作家、诗人、文化创意策划设计家,曾任图书馆、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馆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地市县公共图书馆馆长联谊会主席、兼任图书馆学术论文评委会主任,主持了十余届全关图书馆馆长联谊会和学术论文评奖工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创刊了国内首家《图书馆天地》报和《蒲松龄研究》季刊,为推动中小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百忙中以极大的心力和辛苦编辑了图书馆论文集百余部,著述专著二十余部,被国内外图书馆和有关部门收藏利用,周雁翔无愧于图书馆学专家与研究馆员的职称。多年来的付出不仅得到了全国图书馆人的赞扬和拥戴,也得到了联合国国际图联的高度赞扬,被吸纳为六十二届、六十三届国际图联大会的代表,其作品被国际图联官方档案永存。周雁翔现任: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与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兼任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院长和华夏诗书画印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文化艺术顾问,是和平与和谐文化的倡导者,亦是《母爱撑天世界和平文化博览园》创意策划设计人,荣获“和平使者” 荣誉称号,世界和平女神联合会副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GMT+8, 2024-10-30 11:31 , Processed in 0.0724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