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寒灯夜语》后 记
我们对蒲松龄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对生他养他的聊斋仙乡更是有着无比的眷恋,我们虽算不上文人,却用一生都在做着文化艺术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的理解与情感一步步的走近了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因此,我们时常的漫步在他字里行间寻寻觅觅。于是在我们的文化苦旅中对研究蒲松龄与他的《聊斋志异》有着越来越多的积累与沉淀,继而产生了一种责任和使命,于是,长篇小说《寒灯夜语》就成了我们的一个轻松而又沉重的话题。 也许我们有许多共同的爱好和志同道合的缘故,经过了八年的磨合中的策划拟定,终于开工了。 蒲松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读书、著书、教书、应试,说来平淡、既没有金戈铁马的跌宕起伏,也没有大起大落的轰轰烈烈,一介书生的穷秀才而已,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我们只好走进蒲松龄的内心世界和《聊斋志异》文字深处碰撞的火花来感悟蒲松龄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与聊斋志异中泣血的呼唤与呐喊。漫向风尘试壮游,斗酒难消磊块愁。最恨人间无知己,青林黑塞魂悠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在诸多的不平中无奈的挣扎,是非常痛苦和心疼的。 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蒲松龄为自己画出了他一生的肖像,即有栩栩如生的形象,又有酸甜苦辣的内心倾诉与愤懑。 蒲松龄颠沛流离的一生中,有多少冷雨寒灯夜话时啊! 向灯泪眼说鬼狐,寒风瑟瑟案凝冰。功名无望仕途绝,孤愤满腔续幽灵。冥冥中他悲愤绝望的大声疾呼:知我者在青林黑塞间乎? 冷雨寒灯夜话时是蒲松龄生平中的一个极其典型又非常形象的一个缩影,所以,我们以寒灯夜语命名了这部小说。 《寒灯夜语》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也是为创作《黑楼梦》与《蒲松龄大传(又名:青林黑塞)》的铺垫与奠基。我们时刻吟听师长与文友的指正和教诲,也时刻接受广大读者的意见和批评。我们诚心的期待着。 在《寒灯夜语》成书于付梓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与鼓励,特别中国作家报主编、著名作家张福英与木复生(张庆林)两位著名作家百忙中联袂作序;我们的挚友、兄长、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闫先公、书画家马汉民、孙雨田、雍力等都百忙中为本书创作了插图和设计了封面;还有文朋诗友蒲天华、李玉芳等帮助校对,企业家为本书的发行给与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致以崇高的敬礼! 感恩大家!感恩有您们!
周雁翔、金风、蒲圣业
丁酉年隆冬于北京 庚子年深秋再改于鲁中
《黑楼梦》后记
蒲松龄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公元1715年)元月二十二日酉时,在自家依窗危坐而卒,享年76岁。其死后与夫人合葬于蒲家庄村东原,十一年后,其家人立碣记之平生。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其坟地特建四角碑亭,予以保护。其所居房舍,亦改成“蒲松龄纪念馆”,里面展出着一代文毫的遗留物品。其所创作的《聊斋志异》在其故去几十年后方才刻板成书,一时,家喻户晓、老少尽喜。该书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不仅集志怪传奇小说之大成,使短篇小说的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而且同李白、杜甫的唐诗、《红楼梦》等构成中国文学史上绵延不断的高峰。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库里的东方瑰宝。 1848年,美国人卫三畏将《聊斋志异》中的《种梨》《骂鸭》译成英文至今,《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捷克等十八种文字的三十个译本在世界流行,并且对日本文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如今,全国《聊斋志异》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聊斋志异》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马瑞芳则称蒲松龄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当你看完此书,就会知道:《聊斋志异》只是蒲松龄众多作品的一部,他的另一部巨著《醒世姻缘传》更是《聊斋志异》和聊斋俚曲异曲同工的经典之作。虽有质疑,但不足以推翻作者是蒲松龄的论证。“聊斋醒世一脉通,何必远觅西周生。说的仙乡俚曲话,谁人能代蒲松龄。”不管是《聊斋志异》和俚曲,还是《醒世姻缘传》和他的诗词杂著,都是他的人生的经历,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苦难史与发展史的缩影。 聊斋醒世人,醒世聊斋魂。可惜,它的警示与醒世作用和其他史书一样未被足够重视,让后世之人仍有类似的苦难与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