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雁翔国际
查看: 7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亲文化资料

[复制链接]

2283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20:35: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该旅游区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内,以独有的黄河口湿地生态景观而闻名。 古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诗中所指黄河入海口就是此处了,它是因1855年黄河改道而成,地处渤海与莱州弯的交汇处,黄河千年的流淌与沉淀,在它的入海口成就了中国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这就是黄河口湿地生态园,属于高度特异性旅游资源,有很强的观赏性。因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园内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刺槐林1.2万公顷,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水生动物64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达氏鲟白鲟两种;这里也是鸟类的栖息地,鸟类主要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等多种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与30多种,成为鸟类生活的乐园。是集生态原始旅游、湿地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旅游地。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河入海口,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母亲河入海的样子,观赏河海交汇的景观,还有一望无际的芦苇湿地景观,向社会开放后,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除此之外,为了体现黄河口湿地生态园的原生态美,特别推出了纯手工纺织的黄河口品牌的老粗布旅游纪念品,非常有特色。[1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其从最初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腾咆哮、气势万千的黄色“巨龙”,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奔流不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被喻为中华母亲河。同时,因其流域面积广大,生活的民族众多,文化类型复杂,也就形成了一条以黄河为纽带的多元文化带。在这条文化带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繁衍生息,创造并传承着异彩纷呈的各类文化事象,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从而使黄河至今仍被视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符号和象征,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目中都占有特殊的神圣地位。

    从黄河源头顺流而下,既可以看到在山头、河谷中迎风招展的藏族特有的风马旗、玛尼堆,也能够看到以穹窿顶为特征的回族清真寺,还可以在河湟地区听到在多个民族中传唱着的动听的“花儿”,如果你运气好,或者是在重大节日期间来到安塞,还可以听到那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

    黄河,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大地上的万物生灵,并使这里成为孕育早期人类生命的摇篮。早在一百五十万年以前,在黄河边上的芮城县境内就已经生活着西候度猿人,而一百多万年的蓝田猿人和三十万年前的大荔猿人也都在黄河岸边生活繁衍,他们和生活在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一起,为黄河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从黄河流域生活着的民族来看,有藏族、回族、土族、羌族、撒拉族、东乡族、裕固族、蒙古族、汉族等,他们共同创造了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得当人们从黄河源头顺流而下,既可以看到在山头、河谷中迎风招展的藏族特有的风马旗、玛尼堆,也能够看到以穹窿顶为特征的回族清真寺,还可以在河湟地区听到在多个民族中传唱着的动听的“花儿”,如果你运气好,或者是在重大节日期间来到安塞,还可以听到那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

    当然,在黄河的中下游,文化积淀更丰厚的还属于传统的汉族文化,它们以深厚的民间文化作为土壤,在传承了数千年以后,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有的因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历史上占据的特殊政治经济地位而一度上升为主流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更为重要的是,黄河流域还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明始祖―伏羲和轩辕黄帝活动的主要区域,在甘肃天水、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等地,至今还流传着与他们有关的神话传说和风物故事,甚至在民间?挂恢北3肿哦苑?羲和黄帝进行祭祀和敬奉的习俗。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对伏羲和黄帝的祭祀和纪念活动日益隆重,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一年一度在甘肃天水举行的公祭伏羲大典和在河南新郑举行的公祭黄帝大典,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各界人士前来谒拜,使之成为中华大地上各族儿女同源共祖的象征。

    花儿这样唱道:“千万年黄河的水(呀)不干,万万年不塌的青天,千刀(嘛)万剐的我(呀)情愿,舍我的尕妹是万难。”

    黄河流经的不同地域也形成了不同文化,其中以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中游的秦文化和下游的河洛文化等为代表。

    河湟文化指黄河上游、大通河以及黄河支流湟水流经的广大区域内形成的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文化。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赋予了河湟文化兼具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形态,并且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积淀,这里出现了多元汇聚的态势,从而造就了河湟地区不单单是“藏彝民族走廊”的核心区域,也是多民族文化交叉累积的叠压带,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文化遗存。其中,既有被称为“天下第一狂欢节”, 盛行于青海民和土族地区的节庆“纳顿”, 又有长篇巨制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还有反映男女爱情生活为主的山歌―“花儿”等。

    另外,各族人民所创造的大量的神话、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民俗、游艺、民间工艺、民族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与河湟地区保存至今的其他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构筑了黄河上游文化的多彩篇章,是人们在黄河上游享受壮丽的自然风景之余所能够收获到又一精神享受。

    总体而言,在河湟文化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花儿”最能体现这一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花儿”是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并在汉、回、藏、土、裕固、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中流传的用汉语演唱的一种以反映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河湟“花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特点是曲调丰富, 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

    “花儿”是元、明、清时期多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产物。“花儿”最初由汉族将自己的民间歌谣和当地原有的民族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它虽然主要用汉语演唱,但也加入了当地一些少数民族的方言,并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融入了多民族的音乐因子,容易被多民族的人们所欣赏和接受。“花儿”曾经一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和社交方式。作为一种  在劳动群众中产生,并在劳动群众中流传和发展的音乐形式,“花儿”有着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这正是人们喜爱“花儿”的真实写照。

    从内容上看,河湟“花儿”中最动人、最精彩、最丰富的部分是情歌,这些情歌想像力丰富,情感表达大胆热烈,是现实生活中恋人之间真挚爱情的形象再现。例如一首表现忠贞不渝之情的“花儿”这样唱道:“千万年黄河的水(呀)不干,万万年不塌的青天,千刀(嘛)万剐的我(呀)情愿,舍我的尕妹是万难”。

    另外,河湟“花儿”还有一部分是表现现实生活的内容的生活歌和用来表现完整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系统内容的本子歌。这些不同内容的“花儿”的创作和传播,大大地加强了普通民众与“花儿”之间的联系,使得“花儿”不仅仅是年青人传情达意的媒介,还是老人娱乐和渲泄情绪的工具,更是少年儿童了解历史、学习知识的通俗渠道。这也是千百年来“花儿”在河湟地区传唱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积淀, 河湟“花儿”已作为一种文化心理渗透到了河湟地区各民族中间,成为当地重要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性符号。

    陕北沟壑纵横,沟宽谷深,当地人逐渐养成了隔沟喊话或者大声交谈的习惯,同时他们在谈话时还把声音延长,用韵增加。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对“信天游”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黄河岸边的芳草一岁一荣,一岁一枯,只有无尽的黄河水日日奔流,虽历尽沧桑却似乎没有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但是,当人们伴随着黄河那滔滔的奔腾之声,从上游来到中游,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却迎面而来,挥之不去。伫立在三秦大地上,多少次金戈铁马?多少次阳关送别?多少次繁花似锦?多少次城废人空?这样的发问不再是今人无端地抒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这片苍茫大地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带给人们的厚重的情感冲击。

    地处黄河中游、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的秦文化区,主要包括了现在陕西省的大部分和山西、甘肃省的一部分地区,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早在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生活于这里的半坡先民已经创造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尤其以半坡彩陶文化为代表。而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族群就发祥于陕北,和黄帝族群一起同为华夏族主干的炎帝族群也曾长期活动在陕西关中西部一带, 由此可见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三秦大地上不断地上演着王朝交替、??权更迭的“历史剧”,伴随着这样急剧的历史变迁,秦文化也注定了它几度文化辉煌与衰落的命运。在这样大起大落的兴衰荣辱过程中,三秦大地上留存下来的物质文化仍然令人叹为观止,蔚然大观,如陕西省博物馆中的各类馆藏文物、时至今日依然屹立于渭河、黄河两岸上各种规模的大小陵墓、及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传统建筑群等,实在难以悉数列举。就非物质文化来说,也是丰富多彩,不可计胜。其中,最能够代表秦文化地方特色并且达到相当水平的,多是来自于普通百姓的民间文化或艺术,如陕西剪纸、皮影、秦腔,安塞腰鼓、陕北信天游等。

    和中国境内很多民族的民歌一样,信天游也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等通过人们喜闻乐见地形式进行的最直接的一种反映,也是陕北人民智慧的结晶。很多信天游的歌词透露着人民的睿智和聪明。

    从内容上看,信天游唱词多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这显然和《诗经》中“国风”部分的诗歌“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一脉相承的。从形式上看, 信天游的歌词多以七字格二二三句式为主,句式相对固定,篇幅不长,以两句体最为常见,两句中上句起兴,下句点题,语言简单明了,情感真挚朴素。

    信天游中这种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诗歌的比兴手法的明显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学中对“比”“兴”的理解,比者,即打比方,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甚至有的“兴”本身又兼具“比”的效果。从大量的信天游唱词中可以看出,比兴手法可以有效地烘托气氛,传达情感。再加上陕北信天游中能够被运用为比兴的题材非常广泛,无论是日月星辰,花草树木,还是鸟兽虫鱼,衣食起居,都可以起兴作比,信手拈来。而且它还能够恰到好处地达到言近而旨远的目的。如信天游代表作《走西口》中唱道:

    “豌豆开花一点红,拿针缝衣想哥哥。

    想哥哥想得见不上面,口含冰糖也像苦黄连。

    大河没水养不住鱼,妹子离不开哥哥你。

    一对百灵子钻天飞,多会儿盼得见上你。”

    非常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从节奏上看,陕北信天游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回肠荡气,这也和陕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沟壑纵横,沟宽谷深,往往对面能够看到人  ,但是实际距离远,所以当地人也逐渐养成了隔沟喊话或者大声交谈的习惯,同时也在谈话时把声音延长,用韵增加,久而久之,这种习惯自然地对信天游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信天游形成了曲调悠扬、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的特点。总之,信天游以完美的艺术形式,集中地展示了秦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人文传统。

    中州文化本身是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结果,既有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中州地区的遗存,又有中州文化随着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发展和传播向外的扩展和发散,产生于河南境内的豫剧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黄河从三秦大地上顺流而下,越潼关,出孟津,接纳了大量裹挟着泥沙的几条支流以后,就来到了以中州文化和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下游。这里,虽然历经黄河的无数次泛滥而饱受水灾之难,但是仍然是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并且,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是多个王朝的建都之地,也因其先进的文化、富饶的物产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而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黄河下游不仅经历过空前的繁荣,也经历过沉重的灾难。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无不与黄河下游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其中,自汉朝开始就备受统治阶级尊崇的儒家思想发轫于齐鲁大地,在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祭孔大典,孔子以及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国境的限制,而漂洋过海,远度重洋,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古称中州的河南省,则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发源地;而被称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的白马寺,“天下第一名刹”和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也在这里……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产生并传承于此的民间文化依然活跃在神奇的中原大地,其中既有民间音乐、戏曲、传统建筑、神话传说,又有民间工艺、杂技、民间美术等,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有了黄河几千年来对这一流域的哺育,才使得这块土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实际上,中州文化本身也是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并存的结果,既有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中州地区的遗存,又有中州文化随着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发展和传播向外的扩展和发散,从而形成了中州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显著特点,产生于河南境内的豫剧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豫剧又被称为河南梆子、河南高调,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产生于河南,并在北方广  大地区流行的主要地方戏曲之一。除河南本省以外,豫剧还传播到邻近的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安徽及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新疆、西藏、台湾等省区,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豫剧在其传承传播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造诣精湛、广受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如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王善朴等。从剧目上来看,传统剧目《花木兰》、《大祭桩》、《七品芝麻官》、《白蛇传》、《杨家将》等一直被很多豫剧观众情有独钟,而解放后演出的一批现代戏也一样获得了成功,其中,《朝阳沟》、《金鸡引凤》、《倒霉大叔的婚事》还受到了包括广大年轻人在内的戏曲观众的认可和青睐。当然,这也与豫剧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有密切关系。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容易为观众接受并广为传唱;同时,豫剧能够为不同地区的观众所欣赏和接受,还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豫剧唱词有意识地将河南特有的风俗习惯、方言等与剧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勾起在异地的河南人的乡情,增加认同感;再者,一些豫剧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适时地创作出接近群众、符合时代要求的剧本、再加上豫剧本身形式简单,表演真实,舞台形象比较接近农民的实际生活,合乎劳动大众的口味,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再加上豫剧秉承了中州文化的优良品格,剧目中融摄了众多作为炎黄子孙都能接受的诸如忠、孝、善等深层意识,使它具有了超强的辐射力。

    无论今天的黄河是否和过去的黄河一样的浑浊,也不管明天的黄河还要经历什么样的巨变,但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黄河文化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延续和继承,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还会在同一条河边繁衍生息,并继续创造和传承新的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黄河文化。黄河,这条母亲河,必将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它怀抱中的亿万华夏儿女,奔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明天!
天下谁人无母亲?天下谁人不受母爱?天下谁人不爱母?母爱,爱母,是人之天性,是爱心的起点和基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初始源泉。设计好中华母亲节,让天下父母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被用心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心有一个受到唤醒、精致表达的节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对于承传中华美德,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对于提高人母的素质、对于家庭的和谐、对于培育全社会的爱心和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都是极好的平台。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和仁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我们理应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一个充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而不是外来的母亲节,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url=]中华贤母[/url]形象,在孟子三岁丧父后,她就担负起教养孟子的全部责任。“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从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她都注意到了,终于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被誉为“母教一人”,至今仍传为懿范,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
生儿育女是为人母之始,以孟母为旗帜的中华母亲节选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为这一天仉氏才成为孟母。现在有些孩子过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乐,而在传统美德中生日应当感激母恩,因此称生日为“母难日”,或径称“母难”。把孟子的生日定为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母亲节,意味着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有着历代相传的孟子生日纪念,而且在明万历本[url=]《三迁志》[/url]等文献中有相应的依据。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是较合适的。为推进中华母亲节的确立和发展,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社会工作者自愿组成“母亲节促进会”,并依法开展工作。我们认为:美国的母亲节是由费城一个地方先搞起来的,我们也不妨从孟子故里邹城市等若干地方明年先运作起来,只要实践证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就会逐渐形成气候,蔚为大节,将竭诚尽智为此而努力,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1]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当有自己的母亲节,中国的母亲节比外国的母亲节更厉害,中国的母亲节一定成功,成为世界的,整个人类的。许多国家的瓦解,就是因为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儒家大国,不要老是跟随外国的文化跑,一定要加强文化传统教育,不然的话,外国的文化就会打进来,外国的宗教打进来。英语虽然是国际语言,但是也要保持文化特色。5000年的文化,要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母亲节,要办得精彩,倡导全中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来过中国的母亲节,家长买一点礼物给孩子。如果中国13亿人都来过这个节,一定能够带动整个地球的华人。中华母亲节将相当精彩,将来会有很多自己的东西,都是民族的,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才有国际地位。
孟母是教育儿子的典范,所以母亲节定在孟母生孟子那一天非常有意义,同时也强调了怎么样去培养年轻人。母亲节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感恩,感谢母亲,第二就是对年轻人的培养。从名称上来讲,母亲节不一定要讲中华母亲节,母亲节并不是为了排斥美国的母亲节。
中华母亲节 - 设定理由

传承母爱文化系列策划方案
一、前言: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至爱;母爱,是一段最无私的感情;母爱,演绎着人间最动人的情怀;母爱,为人生增添了无尽的色彩。
当我们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母爱便一直伴随着我们,无怨无悔,至死不渝。当我们在最无助的时候,母爱能给我们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当我们在感情无所归依的时候,也只有母爱才是我们最好的依靠。
一个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地位是尊还是卑,不管家庭是贫困还是富有,他对母爱的需求都是同样的迫切;一个母亲,无论自己的孩子是肖还是不肖,她们的付出也都是同样的无私。
一个人,由生到死,母亲给过的爱数不胜数,那种牵绊直至生命的终结才告一段落。
这种爱,是无法言喻的,是经历了千古传颂的。这种爱,正好起源于一个人在母体内受孕的那一刹那。这种爱,正好与妇产科医院间有着一种最直接最微妙的业缘关系。
当一个女人经过十月怀胎的艰辛将要分娩时,或是一个不孕的女人通过治疗顺利怀孕,都是妇产科医院成就了她的母亲梦,也成就了一段母爱的开始。可以说,这时是妇产科医院缔造了母爱。
当一个青年女性不小心意外怀孕,或是一个女人患上了妇科疾病,也是妇产科医院给了她母亲般的呵护,为她解除了疾患,消除了后顾之忧,使她免受更大的痛苦。可以说,这时又是妇产科医院的医生扩展了母爱。
……
母爱,是有着非常丰富博大的内涵的情感和文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母爱的名篇名句,如“儿行千里母担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等。这种情感,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妇产科医院,与母爱是同样神圣的,因为它们所关系和传达的,都是与人类的延续有着最直接关系的事和感情。如果能用“母爱”这种有着深厚感情和文化底蕴的名词来承载和传递妇产科医院的企业文化,无疑对妇产科医院的品牌和公益形象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升华。
二、企业背景及市场需求分析
云南妇产科医院、云南妇女儿童医院和云南现代妇产科医院均是云南省成立较早的妇产科专科医院,以妇科、产科、计划生育、不孕不育、子宫肌瘤、乳腺病等科室为主要诊疗科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医院在昆明地区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群众基础和知名度。然而,正因为医院成立较早,在成立初期整个医疗市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品牌定位和营销方式上都显得比较散;虽然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品牌积淀,但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具有延续性的品牌定位。没有统一的品牌定位,就导致了医院对外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也就没有宣传上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统一的品牌定位,对内也没有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也就形不成一种强势的企业文化。
现在,医院的决策者和领导们都强烈地意识到了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性,然而,要真正能适应这个多变的市场,还得从品牌的重新塑造入手。要使三家医院真正成为品牌医院,必须对医院进行重新定位,找出一个非常有内涵、有底蕴、又让目标群体和医护人员都能产生强烈共鸣和认同感的文化理念作为品牌代言,并使之长期传颂,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恒久的竞争力和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然而,要对一个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必须首先准确地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和经营理念,并找出与其目标群体的情感共鸣点。三家医院的经营特色是妇产科,是为女性服务的,同时来医院就诊的又大多数都是生育分娩的孕产妇。医院的办院宗旨是“解除妇女疾患,保障母婴安康”,且办院以来一直都以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和良好的公益形象展现在患者面前,这些都和母爱的亲情文化有着极为贴近的共同点。
鉴于此,笔者认为,三家医院完全可以以“颂扬母爱”和传承母爱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品牌宣传和公关活动策划,通过宣传和活动,激发老百姓的“母爱”情结,让传颂母爱、感恩母亲的氛围充满整个城市,进而掀起一股对母爱重新认识和讨论的热潮,促进其对现代妇产科医院的认知,提升医院的品牌美誉度和社会认同感。
三、策划内容
此系列策划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份,一是公关活动策划部份,二是品牌宣传部份(此两部分也可单独操作)。
(一)公关活动策划
1、 大型公益活动策划:2007年即将结束,为了在岁末年初给市民留下一个深刻的品牌形象,医院可联合昆明市文明办、昆明市妇联、昆明市总工会、共青团昆明市委、昆明市卫生局、昆明日报社、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云南信息报、云南电视台、昆明广播电台都市调频、云南信息港等政府部门和媒体开展一次“2007感动昆明的十大母亲评选活动。通过由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牵头,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十个最具母爱代表性和典型亲情故事的优秀母亲,并在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在主办媒体上开设活动专栏进行连续刊登报道),进一步引发社会各界对母爱亲情的关注和重视,重倡社会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美德。同时通过评选尽可能多地挖掘新闻亮点和新闻人物,利用新闻效应促进医院的品牌推广。评选活动由昆明市文明办、昆明市妇联、昆明市总工会、共青团昆明市委、昆明市卫生局、昆明日报社作为主办单位(政府部门由昆明日报社协助联系),云南妇产科医院、云南妇女儿童医院、云南现代妇产科医院为具体承办单位,其它媒体为媒体协办单位。同时还可联系各大女性品牌和企业进行协办,既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更广泛支持,获得更多的赞助和奖品,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协办单位商量共担广告费用等方式,减少医院的活动成本。
2、 媒体公关活动策划:联合部份主要媒体(如《春城晚报》、《昆明日报》等)开展一次母爱如天有奖征文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母爱亲情故事,并将优秀文章在媒体上进行刊登。同时在《春城晚报》上开展一次以展现母爱亲情为主题的摄影图片征集活动(相机、手机摄影作品均可参加)。征文和摄影比赛均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以此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征文和摄影比赛,可在全市掀起一股传颂母爱、感恩母亲的热潮,为医院顺理成章地利用母爱这一亲情理念来进行品牌推广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医院营销策划:为了配合医院的营销策略,在搞好品牌推广的基础上做好医院营销策划,在医院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活动氛围,医院可面向全市妇女开展一次“天天母亲节、感恩在妇产大型优惠诊疗活动。活动设置“孝感天下免费体检套餐”、“感恩母爱优惠体检套餐”、 “真情无限优惠体检套餐”等优惠体检项目(凡儿女亲自带母亲来医院就诊的,均可获得“孝感天下免费体检套餐”一份;凡儿女打电话为母亲预约就诊的,可享受“感恩母爱优惠体检套餐”服务,优惠幅度为50%;凡丈夫带妻子或父母带女儿来医院就诊的,可享受“真情无限优惠体检套餐”服务,优惠幅度30%),一方面将医院的公益形象进一步通过优惠体检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也通过优惠刺激老百姓的感恩母爱心理,使老百姓更加关心母亲的身体健康,提高医院的门诊就诊率。同时,在活动期间还可对即将到医院来就诊或体检的患者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如女性常见诊疗项目及手术费用优惠15-30%等,这样就更丰富了活动的内容,让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二)品牌宣传
品牌宣传部份又分为品牌定位宣传和公益广告宣传。
1、品牌定位宣传:首先结合母爱的概念策划设计一些公益性强、受众易接受、易记、易传颂的品牌广告,用一些比较能代表医院医疗和服务特色的广告语如:“传递母爱亲情”、“女人因母爱而伟大”(总体品牌广告语)及“缔造生命、传承母爱”、“生命与母爱的源泉”(产科、不孕不育等广告语)、 “给你母亲般的温暖和呵护”(妇科、计划生育广告语)等进行宣传。将“母爱”这一极富温情的概念进行巧妙的植入和详尽的诠释,并作为云南现代妇产科医院的品牌代言,以此确立医院重新定位后的品牌形象。
同时,围绕展现“母爱”的主题,挖掘一些医院内部医患亲情故事,整理成一篇篇生动的软文文章,在报纸媒体上进行连续刊登。
2、公益广告宣传:运用“宣扬母爱”这种天然的公益文化宣传题材,制作出2-3条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片,冠上云南现代妇产科医院和云南电视台或昆明电视台的名义,在电视台每日滚动播出,以公益宣传带动品牌宣传,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品牌美誉度。(必要时可邀请明星作代言,以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唐人孟郊有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关母亲的话题,是人类历史上永恒而又神圣的话题。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女性主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家庭之中,母亲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世系也要按女性来继承。可以说,那个时期是母亲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很多女性神话传说也起源于此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有关女娲造人的美丽传说,历代的人们由此把女娲娘娘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受人顶礼膜拜! 自人类进入父权制时代,女子就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女性受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女子没有受教育权,女子不能进入仕途,绝大多数女子扮演的只是相夫教子的角色。鸦片战争后,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先进的中国人要求男女平等,改变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妇女要求获得解放的呼声不断升温,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母亲作为女性的一部分,在近代中国这个大环境下,传统的母亲文化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一个转型,与西方的母亲文化不断地接轨。她们从相夫教子到走出家门,她们要求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母亲在家庭与社会中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传统的母亲文化受封建礼教的压迫,中国自进入近代以以来,母亲文化开始转型,与西方接轨,但又保留了一些自己固有的传统美德。 母性崇拜自古就有,在近代中国社会这个转型时期,母性崇拜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宗教文化之中体现的最为突出。虽然近代中国各种宗教文化发生了一些变革与演变,但有关母性崇拜的话题在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民间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造成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等等。 母亲,对子女有生育、养育、教育三大恩德。从古至今,作为一位母亲,对子女也有生育、养育、教育的责任,近代中国较传统中国在生育、养育、教育子女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与进步,既对传统的生育知识、养育知识与教育知识的精华部分加以继承与发展,又吸收了与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育知识、养育知识与教育知识。 在近代中国,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母亲形象,有些是继承了古代母亲具有的传统美德;而有些母亲融入近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洪流之中,变成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女性、新母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中国,战争频繁,社会运动不断,作为新时代的母亲,她们在近代战争与社会运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近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民族解放事业的完成。 总之,近代中国母亲文化,传承了古代母亲文化的各种优秀品德,但在近代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更多的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近代中国的母亲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应大力弘扬近代中国的母亲文化!
 黄河三角洲,我们脚下的这片金色息壤,是一座文学富矿。广大文学工作者不辱使命,为黄河三角洲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画卷所感叹所振奋,创作出了一大批数量可观的精品力作,可谓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当代中华民族璀璨的文艺星空中,也汇入了我市作者的一二颗小星,尽管它们的光芒还是那么微弱。
  然而不可否认,曾经,文学是青年人奉若至上的神灵,如今却芳踪难觅;时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快餐文化风靡的今天,文学的光环似乎眩目不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新千年的灿烂曙光中,黄河三角洲的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浩荡之势,拉开了更加威武雄壮的一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黄河口文学如何重振雄风?黄河口文学将走向何方?
  对人文、社会和文化大圈子的关注,促使我们在高雅文学低靡的今天对“黄河口文学”重新做一个审视。

  一片文学世界———--
  主持人:黄河三角洲这片新生的沃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建市二十多年来,我们收获了一大批文学作品,但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文学作者逐渐成长起来,尤其是一大批年轻作家正在拔地而起,成为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代表着东营文学创作的未来。
  房崇岭:是的。黄河三角洲正面临全面发展的大好机遇,这里面应该包括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建市20多年来,由于各界领导重视,把文学的发展纳入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规划,东营市文学事业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繁荣的过程。经过文学人的共同努力,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作品档次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作家队伍,形成了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门类齐全的表达方式。文学创作在黄河三角洲的全面开发中树起了一面旗帜,点燃了一支火炬,成为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激励人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
  罗新力:我们的作家们坚守精神净土,笔耕不辍。老作家卢振中老师仍然在不懈地耕耘,最近,他的长篇儿童小说《小蟀神》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是卢振中老师的第10本儿童文学著作,在潜心儿童文学创作的同时,他还开始尝试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一部反映黄河口渔家生活的电影剧本《荒原渔歌》已被北京的影视公司看中。以王方晨、赵建英为代表的、担当着创作主力军的“六十年代作家群”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创作势头。而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新生代作家”瓦当已经脱颖而出。王方晨的新乡土小说、赵建英的新艺术散文和瓦当的各类实验文本已经引起省内外文学界的关注。去年,我市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大河行吟》入选全省精品工程优秀图书奖并参选鲁迅文学奖,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去小姨家》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卢振中:我们黄河口的文学创作与其他战线一样,取得了令人引以为豪的巨大成就。二十多年,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市作者创作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成绩斐然。
  回顾一下吧,建市之初,我们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的有几个作者?寥若晨星。有哪部作品在文学界、在社会上产生过影响?大概很难让人回忆起来。当时我们的文学创作几近空白。可今天,《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国作家》《收获》《十月》《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散文》《读书》《儿童文学》都发表过我市作者的作品。我市作者的文学作品登上了国家所有顶尖级文学期刊,有的作品已成为公认的佳作名篇。多篇作品被收入文学史书,有的作品还被外国报刊转载。
  青年作家瓦当,仿佛于无声处就那样骤然间冒了出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他初出茅庐且身手不凡,而且小说、散文、诗歌三箭齐发,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
  青年作家王方晨的小说创作,经过几年的积累、蓄势,近两年终成井喷之势。
  女作家赵建英,仿似荒原上的一株萧萧红柳。她的作品亦如广袤的黄河口荒原,苍凉雄浑,凝重大气,溢着壮美之情、阳刚之气,且语调畅朗,意韵和谐,妙喻频出,意象纷纭。
  油田作家群实力雄厚,创作出了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作品。油地一家,一起浓墨重彩,在黄河口这方热土上,绘出了一幅幅壮美的图画。
  问题,需要真实地面对
  主持人:文学是人类文明的一面旗帜,文学繁荣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文学在新的时代不可回避地要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咱们黄河口文学需要直面哪些新的问题呢?
  房崇岭:不重视文化的领导不是高明的领导;没有文化支撑的经济必定是短命经济;没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目前东营市存在着文化的经济贫困和经济的文化贫困现象,集中为三大矛盾:一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与严重滞后的文化的矛盾;二是丰富的文化矿
藏与薄弱的挖掘力量的矛盾;三是多元的文化需求与单一的文化管理体制的矛盾。
  罗新力:去年市作协换届以来,我们的文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老中青三代作者着眼大局,同心协力,文人相亲,努力创作,全市的文学队伍开始出现可贵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风气。一大批文学新人加入到我们的文学队伍里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这些年一直沿着黄河走,河南的“南阳作家群”很让我吃惊,田中禾、乔典运、周大新、二月河、周同宾、柳建伟等,一个地市竟出了那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下一步抓队伍,我们还是要抓两个重点:一是骨干二是新人,多给他们登台亮相的机会。
  卢振中:改革的时代,火热的生活,黄河口大油田孙子故里吕剧故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我们的作家却深不下去,闭门造车,写自我。他们对深入生活存在很大的误区:一是自恃聪明,二是害怕艰苦,三是怕“耽误工夫”。看一下吧,一些写出大作品的作家,写出那么几部书再也写不出来了,不是江郎才尽,全因生活枯竭。其实,真正的天才是很少的。假如一个作家真有天才,如果他再投入火热时代生活,去发现生活的原生态,那将是如虎添翼,一定会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来。
  反思,会带来希望
  主持人:如今,纯文学体会到了寂寞的滋味,或许文学本应是一个宽容的概念。历史的辉煌和现实的残酷给文学工作者带来了反思,但也带来了希望。
  房崇岭:总体来讲,我市的文学创作还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从全市来看,重量级的作品还不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还不多,文学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罗新力:目前全市性的文学活动主要有一年一度的“黄河口槐花笔会”和有全市重点作家参加的研讨会。黄河口槐花笔会办到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了,但在省内外文学界的影响还不够大。我们的目标是争取支持把这件文学盛事继续做大。今年春节,正月初二到正月二十,我在大西北过年,陕北安塞的几项文化盛事可以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人口19万的穷县,却把一个“陕北过大年”活动办的红红火火,由陕北剪纸大赛、陕北民歌大赛和安塞腰鼓大赛所造成的那种倾城出动万人空巷的声势,把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和延安电视台和各大报刊的记者都引过去了,把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央美院的领导教授都引过去了,把那么多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都引过去了。我个人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安塞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寂寞的文学也可以搞一些有影响的活动。比方说可以请一些文
学界的前辈、大师和新锐来黄河口,给我们的作者上上课,边学习,边研讨,边改稿,同时也能加强一下本地和外地的文学交流。
  卢振中:关心作家,要警惕“自生自灭”。
  创作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长距离的马拉松。有冲剌力又有耐力的作家,才真正会有大的成就,而这样一生跑好的作家是极少的。作家也是非常脆弱的,经济大潮、时代的万花筒对人诱惑太大了,而创作又难度太大,一些作者很容易流失,走入岐途。当然,作家也是平常的人,工作生活环境不佳、家庭变故、疾病缠身,所有这一切都毫无例外会困扰作家,使他们创作停止脚步,自生自灭。我们文化部门领导,要格外对他们加以关注呵护,危难之际帮上一把。尤其我市作者队伍太小,经不得折兵损将。
  怎样繁荣黄河口文学
  主持人:黄河口的经济要振兴,黄河口的文学更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繁荣黄河口文学,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房崇岭:今后东营市文学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我认为应该确立一个目标,坚持两个方向。
  确立一个目标:把文学的繁荣发展放在文化工作的首位,努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黄河口文学,形成黄河口的作家群和作品系,把我们的作家和作品推向全省,推向全国。
  坚持两个方向: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衡量实力靠作品,锻造作品靠人才。要长期实施精品战略和人才战略,激励作家瞄准省精品工程、中央“五个一”工程来搞创作,搞冲刺。全市要有近期和长远的创作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精品创作要长线短线两手抓,人才要培养、引进两手抓,通过作品和人才,把东营市的知名度打向全国,打向世界。
  罗新力:要抓好文学阵地建设。从去年下半年起,市作协把办好《黄河口》文学丛刊列为作协的主要任务之一。新改版的《黄河口》文学丛刊突出了文学品位,突出了黄河口地域特色,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黄河口》文学丛刊坚持用较大的版面,每期重点推出一名本土作家,除“本刊重点推出”栏目外,还设立了小说林、美文、新诗潮、网络文学、校园文学、影视文学、纪实文学、海外华文等栏目,发稿不分油地军校,选稿兼顾各个流派。目前刊物面临的主要困难依然是经费问题。但是,不管这难那难,《黄河口》文学丛刊这块阵地不能放弃。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条件,配合全省的“五个一”精品工程和“齐鲁文学奖”评选活动,争取每两年推出一套“黄河口文学精品丛书(一套六册)”。
  如何抓好创作
  主持人:创作是一项高尚的精神活动,抓好创作是繁荣振兴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抓好黄河口文学创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房崇岭:创造一种氛围:全党重视文学,社会需要文学。让我们的作家成为在全社会最受尊重的群体。成为广大群众的良师益友,成为各级领导的座上宾,成为人群中的精英。努力提高作家队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让作家有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实力来搞创作,促繁荣。这里面涉及一个对文学创作人员的政策问题,要尽快拿出一个激励作家创作的机制和办法,让作家的劳动合理化、合法化、社会化。
  形成一种合力:围绕构建区域文学,形成油地军校共同发展的合力。经济需要区域化,文化也需要区域化。在经济建设方面,油地军校已经形成了共识,形成了合力;在文学创作方面,在构建区域文化方面,油地军校也需要形成共识,形成合力。油地军校的作家们理应“同饮黄河水,都是东营人”,为黄河口文学的繁荣发展共同努力。
  罗新力:要抓创作,这也是前面“三抓”的落脚点。除盼望市领导给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外,市作协要通过加强倡导、引导和服务的方式,推动黄河口文学事业的繁荣。我市文学队伍要继续共同营造民主、团结、互敬、互重的创作氛围。一个好的作家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比如河域文学,红柯有自己的新疆,昌耀有自己的青海,阿来有自己的川藏,陈忠实有自己的陕北,贾平凹有自己的陕南商州,莫言有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我们的作者也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也要继续坚持和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个人目前正在干着的是一套“人文黄河丛书”(一共六册,包括:①河流与家园②复活的废墟③黄河旅行指南④黄河岸边的神话传说⑤黄河岸边的民歌社火⑥大河名人)。我要继续沿着河走,开拓生活视野,磨砺思想锋芒,沉入社会底层,致力艺术探求,力争早日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体现黄河文化的黄钟大吕式的优秀作品来。
  卢振中:作家要树立高远目标,写出反映时代风貌大作品。
  一个作家有没有大目标,写出的作品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发表即安”“发表即喜”,陶醉在这种“小文人情节”中,是一种胸无大志的表现,永远写不出反映时代风貌、历史画卷的大作品。一个人被这种“小文人情节”纠缠,就如患了“侏儒症”,再也长不大了,发表再多,写作时间再长,也永远只是小制作小玩艺儿,永远进不了文学殿堂。当然,所谓“大作品”,并非专指鸿篇巨制。
  当然,要写出“大作品”,还要用上心血。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十次”,最终仍未能完成《红楼梦》;鲁迅的一生只有25个中短篇,总字数不足20万。但我们许多人把创作看得太简单,几天一个短篇,几个月一部长篇。那气势令曹雪芹、鲁迅汗颜。自然也让读者跌破眼镜,到头来只会是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如果我们的作家不这么自负,不这么急功近利,想得再深些,写得再慢些,再沉得住气一点,一定会写得稍许好一些。也许我们暂时不具备写出大作品的条件,但这种努力却一刻也不能放弃。
  主持人:三位嘉宾以振兴黄河口文学为己任,百忙之中走进《周刊会客厅》,为黄河口文学的明天献计把脉,呐喊助威。其情殷殷,言语间处处可见文人的高洁操守,虽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些声音显得有些微弱,相比“轻舞飞扬”的台词还不那么动听,但这是真
实的。
  这些声音仿佛在说:文学还有梦,有梦就应该有未来!
  诚然,白衣飘飘的浪漫文学年代毕竟已成为过去,黄河口文学的路要怎么走,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信心百倍。
纵观历史, 立足现实,黄河口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新兴的现代文明;既有黄河大流域文化的源远流长、古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鲜明的流域特征和独特的自身特质;既有古代黄河口人的筚路蓝缕,又有现代黄河口人的开拓创新。正是历代黄河口人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才创造出今天如此光辉灿烂的黄河口文化。
黄河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包括黄河大流域文化的浸润、古齐文化的传承、历代移民文化的交流、革命文化的熏陶和现代文化的创造。其中独具特色的吕剧文化和石油文化为黄河口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成为黄河口地区的两张“文化名牌”。
黄河文化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沿黄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黄河的每滴水,都闪烁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智慧之光;黄河的每粒沙,都凝聚着大河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黄河一路奔来,在入海口处与渤海相会,使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与博大雄浑的海洋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文化。
要搞清流域文化对黄河口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必须追源溯流先搞清黄河在入海口地区的迁徙情况。
我国历史上有四大名渎——黄河、长江、济水(今小清河)和淮河。其中黄河和济水这两大渎,都从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黄河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她的上、中游孕育出了一个中华古老的民族——华夏族,而在她的下游,则孕育出了一个勇敢坚强的东夷族。
大约在四、五十万年前,地处山东丘陵北麓、濒临渤海的卑湿平原上,在古淄水、济水和黄河的交汇冲积处,繁衍生息着我们的先人——东夷族。东夷族先民为求得生存和发展,结伙成群,渔猎觅食,磨制石器和骨针,与大自然进行搏斗……这是个远古的时代,即旧石器时代及其以前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在这一新的时期里,我们的先民已由过去单一的渔猎劳动,进入了原始的农业生产阶段,过起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在东营市境内的广饶县,挖掘发现了傅家遗址、五村遗址、钟家遗址等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有九处之多。这些遗址的发现,有力地展现出了东营先民在新石器时期的分布状况以及生产工艺、生活居住、丧葬风俗等情况。在一个区域不大的范围内发掘出如此多的史前文化遗址,这在齐鲁史前文化史上是少有的。其中的傅家遗址最具有代表性,它是一处始于新石器时代、具有独特风格、鲁北型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据今已有57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在5700多年前,就有东夷族先民在广饶一带繁衍生息,他们创造的大汶口文化,乃是黄河口文化的源泉。
利津县也是黄河口文化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黄河在利津入海时间长达1200多年。黄河孕育了黄河三角洲,孕育了东营大地,也孕育了黄河口文化。
由于黄河流经东营的时间久远,黄河大流域文化对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域的浸润和影响是源远流长、潜移默化的。一条大河沟通了大河上下的文化和经贸交流,也孕育了入海口独特的区域文化。不管是广饶还是利津,经济和文化都直接受到黄河的影响。据历史记载,广饶、利津一带周为齐地,秦属齐郡,依据靠海的优势,大兴渔盐之利,又兼农桑垦植,曾为富庶之地。黄河入海,使流域文化与海岸文化融为一体,开创了经济文化的新纪元。在历史上,黄河流域的文化,领导了华夏文化的新潮流,代表了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黄河流域文化应是黄河口文化的历史渊源。
古齐文化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东夷族人依赖处于海(渤海)岱(泰山)之间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比其周围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经三皇五帝到夏商时期,山东境内已遍布东夷族部落,发展有族国135个之多。在众多的族国当中,尤以分布在临淄、广饶、博兴一带的蒲姑氏国(今广饶县大码头乡有蒲姑央子、博兴县寨郝乡有蒲姑城)和曲阜一带的奄国为东夷族中势力最大的两个族国。
公元前1056年,周武王伐纣,推翻了商王朝,建立了周朝,把蒲姑地封给东夷人姜太公,由此建立了齐国。齐国当时的地盘并不大,主要包括今淄博、东营两市和博兴县的南部。姜太公面对此地“地泻卤,人民寡”,“草莱未辟,蛮夷侵扰,北戎未服”,施行了一系列的治国修政措施。因其俗,简其礼,近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由此,人民多归齐,齐才成为大国: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春秋时期,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大力发展渔盐经济,为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广饶县境内的柏寝台就是齐国强盛的见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一个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诸子百家,风起云涌。这时期孕育出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武。孙武生长在齐国乐安(今广饶县境内),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齐文化与鲁文化相比,各具特点。鲁文化崇文,孔子是鲁文化的集大成者,人称“文圣”;齐文化则有尚武的特点,孙子是齐文化的集大成者,史称“武圣”。齐国“强兵尚武”、“富民兴邦”的传统文化,虽说是始于姜太公,中经管仲、晏婴、孙书、司马穰苴等大家,而至孙武及所著的《孙子兵法》问世,则是齐文化发展的顶峰。《孙子兵法》的问世,使齐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系统化。
总结齐国建国修政的历史经验,其核心可归结为“强兵尚武”、“富民兴邦”八个字。这也是古齐文化的精髓。东营市是古齐文化发祥地,继管仲、孙武之后,这里曾涌现出过许许多多的军事家和儒学家,成为东营人的骄傲。世居乐安的孙武第21代裔孙魏晋际右将军孙历,第22代孙晋平南将军孙旗,第23代孙中坚将军孙弼,上将军孙辅等,都是“世传其兵法”的名将。宋元以来,孙武故里又产生过众多异姓将军,如宋代武节将军朱现,元代元帅綦公直,明代平蛮将军蒋贵,清代兵部司马成其范。直至民国时期,在号称“山东三李”的民国名将中,有两李即李延年和李玉堂就是广饶县大王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原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也是孙武故里广饶县人。
东营市是齐国故地,“强兵尚武”、“富民兴邦”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展。古齐文化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可以这样说,作为黄河口文化基础的古齐文化,至今仍放射着熠熠光辉,仍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移民文化
东营市境内有地方、油田、石油大学、济南军区生产基地“四大家族”,180万人口中有35个少数民族。东营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四面八方的文化在黄河三角洲碰撞、汇聚形成外来文化与当地“草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给黄河口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使黄河口文化有了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特点,具备了极大的包容性。移民文化是黄河口文化的重要补充。
历史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三次较大的移民:一是元末明初的大移民。元朝末期朝廷实行了“请住户”政策,从内地往沿海一带的垦利、利津迁移民众。如垦利县董集乡的几个请住村,原宁海乡的宋家村等大多是那一时期形成的。到了明朝时期的洪武、永乐年间,朝廷从山西洪洞、河北枣强往黄河入海口一带移民。现在垦利县西部的乡镇有102个村庄就是那时形成的。流传至今的古老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祖上在哪边?本是直隶枣强县”,就是明初大移民的佐证。这期间,近的有淄川、滨州、博兴、章丘,远的有浙江、湖南等地盐民、盐商、灶户、逃荒户到这里定居形成的村落。二是民国时期的大移民。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赵升德部来黄河入海口处实行军事屯垦,并招来大批佃垦户。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实行了大移民政策,从鲁西南大批移民到入海口一带屯居开荒。三是建国后军垦、农垦、石油开发形成的大移民。上世纪5、60年代,国家为了开发黄河三角洲,在入海口一带建起了国营农场、军马场和共青团林场,从全国各地迁徙来的知识青年、退伍军人纷纷来入海口安家落户,掀起了军垦农垦的开发热潮。20世纪60年代,在入海口一带发现了石油矿藏,国家又调集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在黄河三角洲开展了石油大会战,建立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谱写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史上的壮丽篇章。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黄河三角洲上,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目标,和睦共处,休养生息。不同的地域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黄河口宽容、和谐、开放的文化特质。
革命文化
东营市是革命老区,这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译本马克思、恩格斯的巨著《共产党宣言》;1925年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支部;1940年就建立了中共垦区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的人民打日寇,灭蒋匪,求翻身,闹革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在广饶县博物馆珍藏的最早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是1920年8月由我国早期的革命家陈望道翻译出版的,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更为珍贵的是,这本《共产党宣言》,同革命风雨相联系,它历经战火磨难,饱浸着烈士的鲜血,直接指导了东营人民的革命斗争。这本《共产党宣言》,是由党的一大代表王烬美、邓恩铭从上海带到济南,又由早期女党员刘雨辉从济南带到广饶的。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广饶刘集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才,经常召集党员学习这本宣言,他们亲切地把马克思称为“大胡子”,说照“大胡子”说得去做,没错。人们在“大胡子”的指引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与日本帝国主义斗,终于赢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广饶、垦利、利津一带成为著名的“垦区”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垦区民主政权和中共地方组织机构,不仅成为清河区平原游击战争的可靠后方,而且有力地支援了胶东、鲁南的抗日根据地,被誉为鲁北平原上的“小延安”。这期间,我党清河区的党政军等机关和后勤部门活跃在“八大组”(今垦利县永安镇),许世友、杨国夫、马千里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主张,组织群众,指挥战争,为垦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在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召之下,垦区人民奋力生产,支援前方,踊跃报名到前线参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垦区几万人先后参战,上千人英勇牺牲,数万人拥军支前,为人民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军装等军用物资,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垦区的光辉历史,铸就了垦区人民爱党爱军、以国为重、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操,构成了革命文化的主旋律。这时期的文化,是以爱党爱军、崇尚革命、参军支前、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的。老区的革命文化,是在血与火的熔铸下塑造的,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奠基的,应是黄河口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她把老区文化建筑在了先进理论的基础之上,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有着极其强烈的感染力。
现代文化
建国以来,黄河三角洲曾有过大规模的军垦、农垦,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兴起,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汇聚黄河口。随之而来的还有军马场、石油大学等中央和省属单位的加入。几十年来,油、地、军、校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这一共同目标,携手并肩、艰苦奋斗,共同开创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弘扬创业精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崭新的黄河口文化。这一文化经过几十年的锻铸和锤炼,已成为黄河口文化的主题,代表着黄河三角洲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油地军校团结、推动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一先进文化,经过广泛征集和讨论,综合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现已确定概括为“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其基本内涵是:
“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更是东营发展的本质要求。“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特别包含油地军校的团结融合,还包括经济社会、城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东营人的精神特质、东营的品牌和亮点。“诚信”既反映了东营人民的优秀品质,也是东营扩大对外开放、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创新”:“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东营的突出特点、黄河三角洲崛起之魂。东营取得的一切成就来自于创新,东营的未来和希望也在于创新。创新既包含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也包含艰苦奋斗,不断创业。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
“卓越”:“卓越”是取法乎上的目标追求、争先创优的外在表现,更是东营的显著特征和发展理念。“卓越”既反映了东营人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也体现了东营人惟旗是夺、勇创一流的宏大气魄。   
和谐、诚信、创新、卓越,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是基础,诚信是保障,创新是动力,卓越是目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东营精神”的核心内涵。
吕剧文化
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纯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吕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的,自成戏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吕剧发源于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始成于1900年。当时被艺人称为“化妆扬琴”,而民众则以“驴戏”、“捋戏”或“小戏”等称之。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生活。吕剧这一民间艺术所以发源于时家村,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时家村地处入海口处,时常受到黄河泛滥的威胁,黄河每一次决堤,都给沿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们拖儿带女,背井离乡,以四处乞讨为生。洪水使人们饱受苦难,苦难让人们聪明起来。渐渐地人们把伸手乞讨改为唱着小曲求舍,由单纯乞讨变为艺术与食物的交换,使少数人由讨饭人变为早期的乡间流浪艺人。这些民间艺人在走村串乡中,学到了外地的许多曲调,将其揉合到自己创作的曲调中,逐步形成了吕剧艺术。
吕剧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时殿元,是时家村人,自幼就唱着小曲讨饭。约在1887年前后,时殿元曾到被称为“戏窝子”的菏泽地区学习琴书,技艺大进。1893年,时殿元与徒弟组成山东琴书班社,起初在广饶、博兴、惠民一带,后来经常活动在淄博、潍坊和胶东一带,有时还远到省外演出。所到之处,声名鹊起,深受欢迎。1900年,时殿元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编为化妆戏演出,因为《王小赶脚》以“驴”为道具,群众就称其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高度重视,1950年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山东省政府在贯彻这一指示时,委托省文联对各地戏曲剧种进行调查,把化妆琴书作为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重点改革,以便推动全省戏改工作。通过对《小姑贤》、《兰桥会》等传统戏的加工改革,使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创作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以后,开创了吕剧艺术的发展时期。因为对吕剧艺术没有一个正式名称,就请当时的省文联副主席陶钝为其起名,陶钝就把“鲁”字赠送他们,称之为“鲁剧”。时任省文化局长的王统照认为欠妥,他取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吕”之“吕”字,称为“吕剧”,喻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之音,得到大家的赞同,为吕剧正式定了名。
吕剧是东营人民为祖国的戏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是民间艺术的精粹。东营以吕剧故乡而闻名于世,如今的吕剧,在东营家喻户晓,人人爱唱。“一听剧团进了庄,男女老少着了慌,大嫂在灶前忙做饭,饼子贴在了门框上”,就是人们热爱吕剧的真实写照。吕剧已成为黄河口文化的一个品牌。
石油文化
历史进入20世纪60年代,昔日荒凉的黄河三角洲上忽然响起了石油勘探的炮声。1961年4月,石油勘探开发队伍在东营村附近钻探的华8井,找到工业油流,揭开了大规模石油开发的序幕。,经中共中央批准,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汇聚黄河三角洲,开始了继大庆会战之后的又一次石油开发大会战。从1964年至今,胜利油田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来,几十万石油大军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建成了全国第二大油田,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40万油田大军的骄傲,是全市人民的骄傲。在伟大的创业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和“创业、创新、竞争、发展”的新时期胜利文化,锻造出了以国为重、以苦为荣、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优秀品格,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的发展。从油田会战的那一天起,就给这片荒原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油田开发到哪里,就把文明、富裕带到哪里。今天的黄河三角洲,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东营已成长为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这一切,无不融注着胜利油田的支持和带动。可以说,没有胜利油田,就没有东营的今天。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油地团结创建史。
胜利油田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建设的紧密融合,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使职工队伍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广大职工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强,以厂为家,以油为业,吃苦耐劳,勤奋工作,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在胜利油田发展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活剧。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总结形成了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以苦为荣的奉献精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胜利精神,有效地增强了油田的核心竞争力
母亲为孩子启动未来,父亲带孩子创造未来
(2014-07-02 07:55:32)   
分类: 父母课堂   未分类  标签:  母亲为孩子启动未来  父亲带孩子创造未来  [url=]【收藏该博客】[/url]
母亲的形象至始至终都会影响每一个人的人生,也许很多人不会认真地思考和承认这个问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真理!母亲为了社会贡献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你的孩子,特别是在孩子0-3岁的时候,除了自发的爱以外,母亲必须学习教育的艺术,否则,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徒然。

  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爱也很重要。孩子需要全面发展,与父亲疏远或者隔绝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往往缺乏性格中的坚毅,而多了两分奶气。因此,当孩子4-6岁的时候,母亲要完成与父亲对孩子教育的交接。严格讲,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接力赛,交接棒时是接力赛的关键。让我们就先从人生最基础的母亲养育开始说起。

  一、坚强的母亲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会怯懦

  在人们的一些思维里都是把女人当作柔弱的代表,似乎只有男人才能配得上“坚强”二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遇到困难,能够不惧艰难困苦,一直坚持下去的往往就是那些看起来比较软弱的女人,她们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男人显的还要坚强的执著。

  像王桂荃(梁启超的二夫人)女士,在梁启超离世之后,带着九个孩子度过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岁月,即使在文革的动乱年代也没有动摇她的坚强信念,在她去世以后,梁思成和兄弟姐妹一起在父亲墓旁种下一棵“母亲树”,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坚强母亲。


  二、心胸宽阔的母亲让孩子学会展望未来

  女人的胸怀历来被文人描写的及其狭窄,甚至还有民间的俗语: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好像世界上只有男人的胸膛是宽阔的大道;而女人的心胸只是山间的羊肠小路。然而有很多的女人的胸怀让我们敬佩,真是这些女人的胸怀让我们懂得一个母亲的宽阔胸膛会对孩子起多大作用。


  三、善良的母亲让孩子懂得悲天悯人

  人类社会最可怕的就是行为的残酷和精神的冷漠,可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很多人好像无法躲避这两种悲惨的现实。虽然有时候这两种状况是一种“不可抗力”造成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为的现象铸就的,那就是一些人从小就没有一个善良的母亲,从此他们的人格受到严重的扭曲。“悲天悯人”的情怀虽然有后天的修养与教育形成,但是它仍然是来源于孩子母亲的善良根基。

  比尔盖茨就曾说过,自己在母亲那里得到的是“虔诚和善良”,我们在比尔盖茨对全世界贫困地区的大量捐款上就可以看到母亲的印记。


  四、冷静镇定的母亲使孩子学会坚韧不拔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或者是有形宣传影像中,我们大多是情况下看到的是遇到灾难时候的母亲,不是嚎啕大哭就是绝望的想到自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在如今人们难以形容的场面上,一个母亲的镇定和冷静足以让人终生不能忘记。

  当年中国的第一夫人王光美被造反派在万人大会上批斗侮辱,她那叫人敬佩的表情,不但激励着她自己的孩子坚韧不拔地度过了十年的非人岁月,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母亲典范。

  五、有修养的母亲会铸就孩子的品质

  “修养”这个名词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那就是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品质优秀似乎又能成就他的事业。那么修养即使在成年之后如何“建设”,其实大多数的修养还是从母亲那里点点滴滴“浇灌”的。

  母亲尊老爱幼,孩子自然就会上行下效;母亲节俭有度,孩子自然就会拒绝奢华;母亲彬彬有礼,孩子自然就会谦虚不傲......

  著名指挥家汤沐海的母亲蓝为洁女士就特别重视孩子的修养,汤沐海成为世界级的指挥家,绝不单单是他的艺术造诣所决定的,西方人很欣赏汤沐海的高雅修养和高尚品质,他们认为这些肯定来源于蓝为洁女士对孩子的影响。

  六、文化资深的母亲会影响孩子的深刻思考

  有文化的母亲绝对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如果是文化资深的母亲似乎就更能影响孩子的深刻思考,就像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在大人手牵手的带领下慢慢学会走路一样。有文化的母亲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在每一天的生活里,一点点地影响孩子,让他们杜绝粗俗;让他们远离简单;让他们知道深刻体会。

  著名作家金庸就曾经说过,他对小说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探索很多受母亲的文化影响。金庸的母亲徐禄,在那个时候就读过高中,并能写一手漂亮的水笔字。

  每一个人的母亲都在以他们各自的形象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虽然在这里举出的都是名人的母亲,这不等于我们没有注重平凡的母亲,只是这里所举出的母亲形象大家都知道和熟悉,所以他们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实即使是我们自己的母亲,他们身上同样会有这些美好的人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唯一的区别就是只有我们自己清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忘忧草)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母亲是雕塑大师。
——就是母亲最好的杰作。
比起母亲,
罗丹又算得了什么!
罗丹的石头,雕出来的还是石头。
母亲雕出来的是生命!

母亲的胸怀最博大,
比起母亲,
佛祖又算的了什么!
母亲把全部的欢乐都无怨地让给了我,
又把我的痛苦无悔地抢了过去。
佛祖死了,
还要占了世界那么多的土地。
母亲说过:
我活着的时候,没曾好好地睡上一觉,
当我合眼安眠时,
找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就满足哩。

伟大这个词被用了数不尽的次数,
我猛然顿悟:
伟大,
送给母亲最无愧!
伟大就是母亲,
母亲就是伟大。
伟大是母亲的专利,
伟大是专为母亲缔造的。

在外地的时候,
每当想起母亲银白的头发,
每当到母亲憔悴的面庞,
每当碰撞母亲忧郁的眼神,
泪花早已盈满了我的眼眶、
淌进我的心海里。
母亲是个文盲
是一个连自己名字也写不好、
一加一等于几都要掰着指头算上半天的文盲
嘴上不会喊口号,
更不会舞文弄墨
母亲拿笔就象孔夫子拿锄头
一样笨拙无比。
都说孔子最有学识、最道德,
比起母亲,
孔子又算的了什么!
孔子帮着皇帝做了那么多坏事,
母亲一件也没做过。
母亲做的好事、善事
象天上的星星那么多!
母亲是一位农民。
母亲不光用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姊妹兄弟,
还为社会贡献了很多的生命钢铁。
说不定您的饭碗里就流淌着
母亲的汗滴。
母亲是一个穷人。
母亲的工资是她发给自己的。
她给自己发了六十年的工资,
加在一起
请不起大款们的一次酒席。
那是母亲牧养的几只小鸡下的蛋
母亲舍不得吃
拿到农贸市场换来的。
每当母亲捏着得之不易的金子
总会难得一笑地拍拍小鸡的翅膀,
轻声地说上一句:
好鸡仔,要多下几个蛋哩!

噢!母亲
还记得吗
那是一个冬季的夜里,
还在睡梦中的我
被一温暖的手轻轻唤起。
那是母亲的手。
我不情愿地睁开惺忪的眼睛。
啊!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碗白花花、亮莹莹
象珍珠一样的饭食,
热腾腾,香气扑鼻。
我问:这是什么?
米饭,快趁热的吃。
我一咕脑地扒到肚子里。
真好吃!还有吗?
没了!
母亲带着愧疚回答了我。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米,
第一次吃到香喷喷的大米!
是母亲在生产队劳动,深夜加班时
队里分的。
每人一碗。
那是多香的米饭啊!
那时母亲还年轻,还美丽!
二十多年过去,
母亲把年轻美丽让给了她的儿女!
如今吃米饭就象吃米饭就象喝水一样地平常哩。
可不再曾吃过那一次香的米饭了。
那是多么难忘的一夜啊!
只因为那一碗最香的米饭。
母亲!
您能再给我一次那样香的米饭吗?
我愿替您披上您的银发
换回您那时的年轻、美丽!
母亲!
今晚是星光灿烂之夜!
我和同伴们欢歌笑语。
春节又快到了。
今年春节我会回家的。
我还不知如何表达我的心意!
再好的礼物
也换不来您往日的年轻、美丽!
母亲,
请您不要辛苦了自己!
儿在外地照顾不了您!
儿在努力,从来没忘记!
让您不再为柴米油盐而忧郁。
母亲,母亲

您该好好地笑一笑哩!

写给母亲的赞美诗
小时侯听说月亮就像母亲,
天上所有的星星都是她的子女,
星星儿就像众多的兄弟和姐妹,
共同相亲相爱在一个大家庭里。
长大后第一次远行,
无言中母亲您又将亲手缝好的衣服整好,
连同一个月亮般无私的心,
和您所有的爱装进我的行囊。
在那星星闪烁的梦里,
您多少次为我盖好掉在一边的被子,
我挂念的泪敲打着脚下行进的路,
一滴泪都是一首赞美母亲的诗。

母爱
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
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
母爱
犹如春天的风
她轻轻拂过
地才会一片绿色
母爱
是天上的云
总让烈日
先从她的身驱穿过
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
母爱
是雨后的霞
总让清洗过的大地
不弃的躺在怀里
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GMT+8, 2024-12-21 21:18 , Processed in 0.1392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