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雁翔国际
查看: 2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海与大河之子 ——张富英印象

[复制链接]

2290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19:55: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海与大河之子            
                                         
                                             ——作家诗人书法家张富英印象

                                                                          周雁翔

           在渤海与黄河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大平原,山东人称之为鲁北平原,而从全国来看,她是华北大平原东南部与丘陵接壤的边缘。这片神奇与充满传说的土地,几百年来被海风吹拂着、海潮呼唤着、母亲河拍打着、亲吻着,风风雨雨中演绎了这里的壮剧悲歌,也展现了大海与大河激荡出的火热生活,养育了这里的代代英才和丰富多彩的故事与佳话。本文的主人公、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张富英就是这里养育的大海大河之骄子。

          在大海和大河之间,镶嵌着一颗耀眼的明珠阳新。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徒骇河与马颊河之间。总面积793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2003年)。阳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汉代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河之阳而得名。阳信是全国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县,是山东改革开放试验区。阳信是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不锈钢生产基地县。阳信县辖6个镇、3个乡:阳信镇、商店镇、温店镇、河流镇、翟王镇、流坡坞镇、劳店乡、水落坡乡、洋湖乡。县人民政府驻阳信镇阳城四路665号

故乡是写作者的乐土——序张富英的长篇小说《风寒》...............  □张守仁()
《玫瑰之约》序.................................. □吴开晋()
为新世纪文学大厦筑土      
——张富英文学作品集《纪念》总序节选..........□吴开晋()
《倾听与注视》序...............................□许  评()
《文学两地书》序...............................□耿建华()
永不尘封的记忆
——张富英编《尘封集(上、下册)》序...........□魏绪玉()
虔诚的“文学使者”
----《张富英文学评论集》序....................□吴义勤()
张富英的教育小说    ——张富英中篇小说集《夹缝》代序..............□施战军()
流动中默守.......................................□施战军()
文学风景中的搭台者............................□王  谨()
传承耕读文明的教子要诀   
   ——张富英散文随笔集《我们怎样做爸爸》代序....□王  谨()
“痴心不改”话富英...........................许 晨()
诗人富英      ——诗集《玫瑰之约》跋 ................... □沉  沙()


淡泊中的坚守  
——读张富英的新著《纪念》........□夏  秀   刘要亭()
感言于《尘封集》的出版.......................□刘要亭()
教育,我们这代人的事
——长篇小说《风寒》跋....................□温  文()
《倾听与注视》跋.............................□郭  谦()
文学的面孔和人生的面具      ——中篇小说集《夹缝》跋 .................□王晓林()
放飞丰富思想的英华      ——评论集《文心淡定》跋..........□杨家山  张意中()
执著书香透京华..............................□马金星()
夜雨书声清香远
——读《张富英文学评论集》..............□笑  琰()
批评的良知..................................□王立世()
玫瑰花开的声音
——读张富英先生的诗集《玫瑰之约》有感.....□祝  雪()
倾听着心情的风景
——读张富英散文随笔文集《倾听与注视》...... □张 华()
《张富英文学评论集》的深度意义..............□许庆胜()
“说明性”与“解说性”的理论名著
——读《张富英文学评论集》.............□张正瑜()
始知幽兰一箭香..............................□李修平()
友谊是常开的花
     ——喜读《文学两地书》................... □黄玉礼()

张富英《玫瑰之约》赏析.................□独钓寒江雪()
满身花香添雅兴
---张富英《玫瑰之约》赏读 ................□放马蓝散()
解读《玫瑰之约》...........................□王正鹏()




附录
品读致贺二首........................................蔡诗华()
与张总共勉..........................................王立世()
著作成诗行  文心常青长................................李  月()
致意....................................................刘保德()
同张富英游万绿湖.......................................三  石()
敬赠...................................................李法明()
张富英:甘为他人做“嫁衣” 催开民间文艺花(安吉电视台专访)
...............................................卓树理 章 琦()


富英何德何能
——《文心淡定》自序.............................□张富英()



















故乡是写作者的乐土                 ——序张富英的长篇小说《风寒》

张守仁(北京)

在世界各国语言里,“故乡”这个词,大都有父母之邦、诞生之地的意思。故乡就是你从母腹中呱呱坠地、来到人间的地方。作家的故乡,对于他的写作题材,对于他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环境,对于他营造的文学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乡的土地、河流、小镇、民风民俗以及家乡父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永远是作家的文学之根。故乡的一切,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温暖着作家的写作生活。
  环顾中外文学史,作家的名篇总是离不开他记忆中的故乡。对于鲁迅来说,故乡就是赵庄社戏的锣鼓声,他童年玩耍的百草园以及他上学读书的三味书屋。对于契诃夫来说,故乡就是塔干罗格郊外的草原,草原上的雷雨,雷雨中行进的马车。对于肖洛霍夫来说,故乡就是顿河,顿河岸上的向日葵地,向日葵丛中他和村里姑娘初恋的地方。对于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来说,故乡是燕雀在她果园枝头鸣唱,正当窗外洁白梨花开放的时光。而对于艾青来说,故乡就是金华乡下的保姆大堰河:“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便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而对于作家张富英来说,故乡就是濒临渤海湾的鲁北平原,鲁北平原上引黄的幸福渠,幸福渠上的石桥镇,石桥镇上高高隆起的十字街口、四条缓降下去的街道以及街东北植有梧桐树、先后设有私塾和学校的大宅院。作为担任过多年中学教师的人,他笔下描绘的人物,无论是卞德非老师,还是那些少男少女学子们,都生活在这个乡村环境里。阅读他的作品,让我们了解了鲁北平原的干旱和贫瘠,它的盐碱地、人文史,在这块土地上绵延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以及当代教育的成绩和偏差;让我们知道上过中学的农村青年们齐过考大学这座“独木桥”所承受的压力、所体验的艰辛和痛苦。其实,提高人的素质、品格和生存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而当初中、高中毕业考试和高考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教育成绩的主要标志之时,必然使其中一部分本来珍惜学习机会、成绩暂时稍差的学生,被老师们轻视,成为学校的弃儿,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未来的生活失去希望,因前途迷茫而弃学甚至服毒自尽。这说明了我们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偏离了“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正确方向。何况根据统一模式、被动学习培养出来的、即使进了大学的人,他怎能有创造性地、独标一帜的自由思想?我国13亿人口的大国,解放50多年来未产生过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我国解放前和台湾培养的获奖者除外),这就足以证明问题的严重性,足以证明创新性教育、创造性学习是多么重要!
  富英的小说,迫切呼唤中国应刮起一场教育革命的新风暴!
  论及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富英的小说还存在着性格刻划、情节结构、语言提炼等方面的不足,但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么多年,忙于个人生计,忙于为他人做嫁衣,创作一度度搁浅。庆幸的是创作热情从未消弱。从作家的视角上,不能因为功不成名不就就不创作了。我们用文字记载自己心灵的声音,直到有一天这个声音被人听见并接受……创作的过程就是收获,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写作,我快乐’就足够了。”
  契诃夫说: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这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欣赏这种创作态度,因此乐于为富英的小说作序。
                          2007年7月1日
                           于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
  (张守仁 著名评论家、编辑家、散文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十月》文学期刊创始人之一,曾任《十月》杂志副主编、北京市作协理事。从事文学编辑四十余年,被誉为北京文坛“四大名编”之一。“21世纪之星”丛书编委会副主任










《玫瑰之约》序
                              吴开晋(山东)
认识富英快20年了,从他在老《作家报》当编辑开始。可惜,那份《作家报》被商品大潮吞没了,刊号被有实力的报业集团买去,出了其它晚报类的小报。富英从此也就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但一直未离开文学编辑岗位。又经过几年拼搏,他和几个友人居然使《作家报》复活,并在海内外造成新的影响,很是令人高兴,其间的艰辛更是可想而知的。在办报之余,富英仍不忘诗文写作,这本《玫瑰之约》就是他在编辑之余创作出的新成果。嘱我作序,理应支持他在创作上的不懈追求,故在照看家中病人和一些杂务之余答应下来。
  《玫瑰之约》是全书之名,也是集子中第一辑的爱情诗之名,可见作者对本篇的喜爱。的确,在全书中,这一辑的爱情诗写得清新隽永,很有诗味儿。自古以来,爱情诗可谓汗牛充栋;在当代诗坛,以爱情诗出名的青年男女诗人也大有人在。如需写出自己的特点,不人云亦云是非常不易的。然而富英却不重复他人,写得很有自己的特点,读后耐人回味。如首篇《玫瑰之约》,本是写与所爱之人在玫瑰花开时相会,但对方失约了,主人公这才领悟,他是来和玫瑰花相约的,诗中写道:“等不来约的人/我曾想离开/留住我的/定是这玫瑰的幽香//不怨恨失约的人/我还没这么伟大/我要带着满身的花香/去找失约的人”,主人公心胸开阔,把怨恨化作了理解和新的追求。诗的立意是很新鲜的。其它如《最初的情诗》、《最后的情书》、《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等也是本辑中的佳作。特别是《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更增加了感情的浓度和语言的张力,如开头几句:“你走的那一天/我泪流不住/愈合的伤口/被扯成了碎片”,很有力度。
  由于富英经过了许多生活上的磨难和事业上的曲折与坎坷,内心的苦恼自是很多的,这种痛苦和苦难的历程,正应该出现经过深思的诗句。《冥想》一首,当是这种内心痛苦的形象记录,开头几节正是如此体现的:“咔嚓咔嚓的生活/从未间歇过/鬼哭狼嚎//为了腾飞/长长的裙椐被夹住了/是脱掉还是扯断//砺炼过后/足迹/滴成了一幅大写意”。看的出作者的雄心壮志未被磨掉,内心依然充满希望。而且经过冥想,对人生更有所悟了,如收尾一节:“血淋淋不再残忍/金灿灿不再辉煌/我的冥想/熟了”。的确,对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都应从人生的高度去思考。作者这样写,也增加了诗的哲理内涵。
  富英刚出世,母亲就离开人间,这失掉了母爱的孩子是靠父亲拉扯大的;然而刚刚长大成人,父亲又离他而去,这真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但是,这位父亲,在世时却为孩子、为家庭贡献了一切,院落中的瓜果,和对乡亲们的友善换来了对孩子的厚爱,并且把日常所用的家具都一一打造好,留给孩子。对这份亲情,富英在《感念父亲》中写得真切感人,如诗中写自己睹物思亲:“那么多的棱角都是您的嘱托/那么多的接缝都是您的牵挂/我抚摸着抚摸着心中升起了十字架/多想对您的灵魂诉说诉说……”富有感情浓度的诗句用了象征性的比喻,增加了诗的感染力。可见,情感催动了作者想像的羽翅,才创造出了动人的诗境。其它写亲情乡情的诗作,如《大姐》、《家》、《胡同的记忆》、《离乡三章》等也很不错。值得一提的是,本辑中的《雨中暮色》颇有新意:雨中在城外彷徨,误了回家(新家)的末班车,作者竟然说:“末班车是误了/误了末班车多好/——由风带来的故事/越来越新鲜”。看来,这正是作者对自己情绪和心境的一次有益的调整,其它辑中写对先烈怀念的《墓林祭》,写农村变革的《钟声》,也是比较有分量的佳作,不一一列举。
  由于富英生活不太稳定,编辑业务又忙,因而不能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刻,有些作品不免显得粗糙,且语言也直露,这就淡化了诗味儿。另外,也有欠缺精当的构思,直笔写来难免有凌乱之感,如一些印象诗。希望富英在今后的创作生活中,真正能静下心来,多读一些好书,多进行一些艺术上的深入思考,然后再提笔疾书,定能写出更多的佳作。作为他的师长和乡人,我热切的期盼着。
                          
2007年12月13日
                     于济南阳光舜城听云轩
 (吴开晋  著名诗人、诗评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理事)







为新世纪文学大厦筑土      
                   ——张富英文学作品集《纪念》总序节选
吴开晋

继“跨世纪诗丛”出版后,又一部“文丛”奉献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为纯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的新努力,也是为华夏新世纪文学大厦筑土垒石,作者以作家的心血酿造的美文,必将受到文坛的关注。这套丛书的作者仍然是“老中青”三代人的结合,其中有年仅古稀的老作家,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作家,更可喜的是还有一批初露锋芒的年轻作家加盟,蔚为壮观,令人兴奋。
中国文坛继诗歌走出低谷,开始蜕变和转型之后,散文、小说等文体也以新的面貌进入读者的视野,那种“地摊文学”、“快餐文学”逞霸一时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特别是散文,不仅题材、体裁更加广泛多样,而且在揭示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向人类心灵拓展上有了更大的进展。它已不是酒后茶余的消遣,更不是无病呻吟,作家们着力于对生命的不同体验和对社会生存环境的关注,已大大增加了其文本的价值和力度。从这套“文丛”的许多作品中可以得到这一感悟。
。。。。。。
青年作家张富英,多年致力于《作家报》刊授工作,工作之余,却已其艰辛的劳动,敏捷的文思,创作了不少诗文,现结集为《纪念》出版。正如青年评论家施战军和刘要亭所言:“他向文坛,也向自我‘呼唤激情’‘倾听与注视’可爱的童心,用‘乡土情结’整理记忆的情感,以‘絮语’和忧虑体味季节和世缘。”(战军语)“其生活的艰辛与浮萍式的感觉像暮色一样笼罩着他。因此,孤独、无助、默然、幽处的意象也就多次进入作家的文本,从而营造了一种平静中带有些许伤感的意境,作者的心灵也澄明可见。”(要亭语)。两位评论家作为作者的同事,对作者知之甚深,这些评价是准确的。的确,他的小说生活气息浓,散文则淳厚朴实,诗歌又富于浓郁的乡情,如《离乡三章》、《浮萍三种》,都有一个解不开的“怀乡情结”,使人读来砰然心动。
。。。。。。
纵观这套丛书的作品,都非泛泛应景之作,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唯有如此,才会赢得更多读者。

                                          1998.冬日
於山东大学
(吴开晋,著名诗人、诗评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理事)

(注:本套《跨世纪文丛》收入作者王雷、侯民治、刘功业、李兆成、谢锡文、阮熏虹、梦雨、张富英、万祥军、耿建华、苗菁)















《倾听与注视》序
                               许 评(山东)

张富英先生是大型文学报《作家报》总编辑,著名的编辑家兼作家。他办的报纸发表的作品都是纯文学作品,他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也都是优秀的纯文学作品。他是当今中国文坛的佼佼者。
  他创作的散文作品,绝大部分篇章都是精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随着一浪高一浪的散文热,受精神产品商业化等因素的影响,散文创作即出现鱼龙俱下现象,尤其近年来网络的发展博客的流行,少数作者潜心创作与多数作者恶搞并存。不仅有快餐化、消费化、帮闲化、庸俗化倾向,尤其网络散文内容稀薄、精神缺席、泡沫膨涨、虚假造作、背离真实、以丑为美的作品泛滥成灾。在这种情势下,富英先生的散文作品显得特别珍贵。
  进入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曾经经历回归五四,走出“工具论”和极左思想的钳制,走上张扬个性的自由天地,呈现突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的繁荣景象。可是近年来有些作家的创作姿态出现偏颇,把散文视作个人情绪宣泄的渠道,只表现自我的“小情绪”“小感受”,思想贫乏,为纯审美写作,反对承载社会的功能。富英先生的散文不同,他也写自我的独特感受,却是社会与民生相融合的感受,是作者与读者在心灵上的思想交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篇,写的是他在医院的所见所闻:“……住院费用全由哥哥妹妹凑,他已决心等死……刀口刚愈合,就在接到催款单的当天出院了。”“一位十六、七的男孩子……已无法手术……一声声‘娘替你死!’‘爹替你死!’”“一声声病痛的呻吟冲出病房,穿过走廊,蹿向医院上空,回荡着……”我在媒体多次看到过有关“看病难”的报道,仅仅从理性上知道这是国计民生的“三座大山”之一。这次读了富英先生的散文,激发我流出了同情的热泪,才从感情上体会到“大山”是在怎样压迫普通百姓的,及推倒“大山”的迫切性。富英先生在《勿做墙头草》篇写道:“在我老家的墙头上,年年长出一些野草……一只家燕从墙头掠过,一棵小草飘落而下。我上前一拨弄,立刻露出一些根来,还断了几条……我由小草想到我们生活中的人,有的总想脱离伙伴往上爬”几株微不足道的小草,在富英先生笔下却引出一番人生哲理,十分感人。他在文中抒发出的是自我的感情,却联系着社会人民的感情,字里行间既蕴含着感人的艺术性,又有着启示读者的思想性。目前如此表现生命之悟的作品并不太多,读来感到给以心灵的警策与震撼。
  富英先生写有多篇抒发亲情、爱情、友情的散文,这是从古至今散文的永恒主题。尤其当今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和物化的压力加大,社会竞争使人与人的关系疏离,功利关系突现,真诚的友谊淡化了。所以这类散文是时代的需要,是读者的需求,可是写得好的并不多见。富英先生的这类散文显得特别感人。《写给叔父白尊州》篇写道:“小时候一踏进您家门,叫一声娘亲的同时,就甜甜地喊一声‘叔叔’……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暑假,父母在为我上不上学犯难……您把钱塞在我手里……我知道您的生活经历坎坷……您是一部大书,里面有读不尽的真善美……”他这位叔叔对他的父爱之情,写得真切深沉,感人至深。富英在《恩师马恒祥》篇写道:“有一次,我汇报工作时出现了偏差……我多么盼望马老师能替我开脱一下,结果最不留情的竟是马老师……”马老师对他如何严格要求,如何从生活到思想和业务上关心,写得淋漓尽致。富英的这类散文触摸着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足以唤起人们的爱心,真善美的情感。
  随着旅游景点不断开发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散文的创作引起众多作者的青睐,数量想当可观,质量好的也有,只是少得可怜。不少人是上路之前翻阅一些资料,回来后写成观感,内容与导游词没有多少区别,或浮光掠影“到此一游”式的文字游戏,没有心灵参与,更没有生命的碰撞,读来味同嚼蜡。著名散文理论家林非先生说:“作为散文中间一种载体的游记创作,从第一人称‘我’的视觉写出这些迥然相异的文字,既能渲染出‘我眼中的风景’又可以描摹出‘我心中的风景’……游记最能超出摄影这种手段的正在于它具体而细致地书写出作家主观的精神色彩,以及他们接触客观的风景时内心种种悲怆或欢乐的印象、感受、咏叹、呼号、颤栗和博击,这正是最能感动和启发读者的地方。”富英先生的《印度印象记》,对印度人民对佛的无比虔诚,能歌善舞,生活节奏从容不迫,“最能融入大自然崇尚大自然的民族”等印象,既写出了眼中的风景,也写出了心中的风景,妙趣盎然。他的《峄山一游》更是展现心灵游历之作。他写道:“登山的有莘莘学子……有达官贵人,前呼后拥……也有捡乞者,背着编织袋,搜寻着可以换钱的废物……各色人等在这里可是不分贫富贵贱的,要上山顶一览全景,都得爬着过这道石缝。”多么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心中的风景!他带着心灵上路,在漫游中寻找精神的高地,渗透着对社会对人生的精神思索,正像他在结语中所说:如此“我更觉登峄山,不虚此行了。”我们的有些作家自己过上了小康生活,却忘了或无视我们社会的一些伤口,他们的作品所谓的艺术性再高也只是技巧的把玩。关注人民疾苦、关注社会底层、关注人生命运、出自作家良知和发自心灵深处大爱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佳什力作。
  富英即是。是为序。
     
                                2007年冬于书苑山庄

  (许评  著名散文家、评论家,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文学两地书》序

  耿建华

《文学两地书》是两个挚爱文学的朋友的通信集。两地一是济南,二是他们的家乡——阳信流坡坞。从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人生之路上奋斗的旅痕,可以听到他们在文学之路上苦苦追寻的呼喊。他们探求人生意义,思考农村和农民问题,交流读书心得、创作体会,互相荐书、改稿。两颗同样火热的心在碰撞交流中发出闪光。其情真,其意切。
在今天,许多人想的是个人发财致富,很少人去关注别人。物质上的富裕和精神上的贫乏成为鲜明的对比。而王建华和张富英却在相对贫困的生活中努力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努力建设一个高贵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王建华在致张富英的信中说:“人生不能样样都得,那种世俗的完美是没有价值可言的。”写此信时他正在济南的山东教育学院进修,在八人的房间,上下铺,一天两块钱的生活费。在这封信里,他鼓励富英:一定利用还年轻的时光,刻苦读书,积极文学习作。而富英则在家乡倡议搞《每日记要》,这是一种相互勉励、相互监督的一种方式。从选载的1992年9月4日——9月23日的《记要》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在同一天都要读什么书,做什么事。他们都在努力充实完善着自己。
在1992年10月10日的信中,建华谈到他在思考农民问题,并说坚信“人生是孤独的奋斗”。他立志要通过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当然这人生价值是包含“民族意义人的觉醒”之内的。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坚持写作。在以后的书信中他与富英经常交流写作的体会。看得出,他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在1993年8月30日的信中建华写道:“正在用心地构思几个短篇,自然还是以中篇为主,同时不放松学习英语,虽然很难。”张富英也在默默地走自己的路,并为建华抄写小说稿。在1993年12月13日的信中,建华写到他有一个系列中篇的计划,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计划写15———30万字。富英在回信中赞同这一计划的同时,还说“驾驭它,决非易事”……“自当量之”。
1994年张富英到济南,在《作家报》工作。王建华此时已回家乡,两地书仍在济南——家乡阳信流坡坞之间传递。这一阶段富英的信多。建华的信少。富英仍一如既往给建华写信,劝朋友“创造个平静、温馨、和美的气氛,再拿起笔来,试试。不信你王建华老是孤芳自赏,自我沉迷。”这里富英把激将法也用上了,诤友的苦心可见一斑。1995年8月31日富英在复王建华的信中,对建华决意用“作品作舟”“弃湾归海”表示欣喜,并决定“推波助澜”。二人在文学和人生的道路上相扶相携,互助劝勉,十分感人。还是在这封信中,富英说:“你自身对我的帮助和促进,才是我因而感激你的。”并坚信:“我们在家乡这块小地方,孤孤零零、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友谊”“是坚不可摧的。我是十分珍视的。”
这个集子是 平常人的心灵对话,即有追求,也有追求过程中的失落和烦恼。但他们都力求不做俗人,力求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是应该嘉许的。更让人嘉许的是二人诚恳的友谊,是挚友和诤友之间的坦诚。这在今天是最为珍贵的。
是为序。

2001年元月6日
于山东大学


(耿建华著名诗人、诗评家,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永不尘封的记忆
                      --张富英主编《尘封集》序

魏绪玉
张富英同志把《作家报》停刊前后积存的文朋诗友的稿件,结集为《尘封集》出版,让我写几句话。翻阅着一篇篇文稿及作者们的简介和创作谈,又勾起了我对《作家报》往昔岁月的回忆……
《作家报》创刊于1988年,到1998年底停刊,整整十年。“《作家报》十年的惨淡经营,使她以短暂的生命,谱写了文坛的一曲慷慨悲歌。”(著名评论家白烨语)
十年里,《作家报》的编辑同仁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苦争苦熬,历尽艰辛,将她由文坛的一棵小苗,培育成一棵百鸟齐聚的大树;由一份地方性的文学小报,打造成在全国文学界有广泛影响的、有个性有特点的报纸。正如著名评论家刘锡诚说的,她“以其平实的风格,丰富的信息,厚重的评论,珍责的史料,赢得了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的喜爱,成为他们的必备报章和知心朋友。”她对文坛重大事件和文坛信息的及时报道,对文坛热点问题的敏锐把握和关注,对作家作品的热情推介和评论,对文学新人的悉心扶持和培养,都得到了全国文坛同行的称道和赞许。这些,从文朋诗友们在《作家报》创刊十周年时的贺词和停刊时的挽词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作家报》的副刊“撷英”专版,先后开辟了“青年小说家梯队”、“青年散文家档案”、“青年诗人方阵”等专栏,推出了许多青年作家的佳作,引起很大反响。为了培养和扶持文学新人,报社成立了文学创作函授部,同时在副刊开设了“青草”专版,先后发表了许多函授学员的作品,亦深受文学青年的欢迎。当时,张富英同志就是函授部的负责人和“青草”专版的责任编辑,为函授部的工作和专版稿件的编发,不辞辛劳,做出了贡献。今天,他又费心把积存多年的稿件结集出版,这无疑是为文朋诗友们做了一件值得称道的大好事,也是对《作家报》最好的纪念。
该书中的作者,南到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东到江浙,可谓天南地北,全国各地;既有工人、农民、教师、干部,又有教授、工程师、企业家,可谓各行各业,群贤毕至;既有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人,又有年届八旬的长者,可谓老中青三代同堂。书中的作品,在体裁上形式多样,既有小说、散文、讲歌,又有随笔、评论;在题材上内容丰富,既有城市现代生活和人物的展现,也有农村新的生活和问题的揭示,亦有作者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解剖,更多的是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愿望的生动描绘;在写作手法上也是多样,有的很传统,有的构思新奇,趋向现代。虽然有的作品略显稚嫩,但大部分作品还是显示出了作者们的才华和文学修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文坛的浮躁之风日甚,能在文学事业上坚守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今天,能看到还有这么多人仍执著于文学,把文学作为一项高尚的事业来坚守,确实令我感动。
《作家报》停刊已经整整四年了。四年前的此时此刻,面对刚刚夭折的报纸,我欲哭无泪,思绪万千。几多憧憬,几多希望,几多无奈,又几多悲烈,都随她而去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作家报》停刊前后积存的文朋诗友们的稿件,又得以结集出版了,我这几年一直悲凉的心情才有了些许的暖意和欣慰。
这一切都得益于富英同志的有心与担当,虽不便过誉,作为他曾经的同事和领导,莫大欣慰发乎心底;这也归功于富英同志和他的团队的无私奉献!溢美之词就不赘言了。有目共睹,众人心里有杆秤!
该书名为《尘封集》,可是,文朋诗友们对《作家报》的美好记忆是永不尘封的。


写毕于2003年元旦钟声敲响之时
魏绪玉  笔名魏愚。山东广饶人。197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山东惠民地区文化局创作员、山东文学社小说编辑、作家报社总编辑。山东文学社小说。系山东省作协第四届理事、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常务理事。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她从深渊走出来》、《齐鲁之光》等。主编《新时期小说思潮流派论》获1993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奖。










虔诚的“文学使者”
----《张富英文学评论集》序  
吴义勤

张富英当年在山东《作家报》工作时我们就是很好的朋友,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文学领域耕耘,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这本评论集实为一本序文的合集,集合了张富英多年来为众多文友和文学爱好者们所作的序文。读这本即将出版的评论集,很容易被富英多年来持之以恒的文学阅读所震撼,序文虽不长,但每一篇序文背后都是一部厚厚的作品,每一篇序文背后都是漫长的阅读和心灵的跋涉。
仔细阅读这些长短不一的序文,可以发现,在张富英这里,写作序文不仅仅是一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过程,同时也是他表达文学思想,参与文学建构的一种独特方式。他通过写作序文鼓励作者,交流文学体验,也通过序文表达他的文学观念和立场。
从写作者的身份来看,张富英为之作序的这些作者,大多为生活在基层的文学爱好者,有教师,有工人,有农民,也有基层官员,这些作者的文学成就也许谈不上多么突出,但他们共同葆有的是对文学写作的一腔热忱。张富英大量阅读他们的作品,并为之作序,多年来一以贯之,我们从中切实感受到他在面对文学时的那份耐心,面对业余作者时的那份尊重。这些作者有的与他有过深入交流,有的与他素未谋面,但他均欣然提笔,写下他阅读后的所思所感,给作者以参照。多年来,张富英将大量的阅读精力倾注在了这些来自业余爱好者们的作品中,写下了许多有关这些作者和作品的批评文字,可以说,他的目光深入了整个文学机制的最底层,最基层,用自己的耐心和敏锐,鼓励、发现散落在四处的文学创作者。这样的工作无疑是辛苦而寂寞的,但恰恰因此,显现出他独特的文学立场和自身价值。
在这些序文中,张富英表达最多的是对于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真诚鼓励和殷殷期待。他对每一位深爱文学并给他寄来作品的作者抱有敬意,并不辞辛劳写下对他们的鼓励和期待,希望他们的文学之树能愈加葱茏,文学之路更加宽广。在几乎每一篇序文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真挚的鼓励和期待。如在给徐奎明诗歌诗评集《心灵的家园》中,他说道:“很少读到这么质朴、晓畅,真切感人又能给人以启迪、思考和教益的诗作了。如果说人就是诗,那么诗就是人。他们的高尚之处,就在于把自己变成一本有价值的书,自己读,也值得别人读。”真挚的话语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对于写作者来说,读者的肯定是最大的动力和最高的褒奖。又如在评论冯赤的散文集《冯赤文选》时,他说道:“冯赤是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学养的,是位难得的能沉下去,并以真心、真情写作的作家!只有这样的作家才会永葆创造力,只有这样的作家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寥寥数语,却给一位写作者送上了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在指出作品价值的同时,张富英往往也会给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如他在给李洁的小说集《赡养纠纷案》的序文中先是说出自己对于作品的肯定,“作家立足自己熟悉的火热生活,关注民生疾苦,爱憎分明,自然会创作出如此多的上乘之作,因而我对作家李洁的创作充满信心。”同时,笔锋一转,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基于此,我再挑剔几点,望李洁先生在今后创作中改进。如人物履历在多次对话中提及,有重复感;情节推进上有时过于琐细;语言太生活化(口语化),影响了作品的文气。此外,罹难、工亡、生命意外……给人物蒙了层虚妄的宿命。”这些意见建议显然是建立在对于该作者作品细致阅读基础上的,从语言到人物再到情节,张富英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全面而细致。这是张富英面对写作者时一贯的态度,有鼓励,有批评,有表扬,也有建议,无论表扬还是批评,他都从文本出发,力求客观而准确。
另外,通过序文这种特殊方式,张富英也表达了个人对于文学的深刻理解以及自己的文学观。他对于众多作品阅读和评论的过程,也是自己的文学观不断明晰和确立的过程。在面对具体的文本时,我们常常能看到他结合具体作品所表达的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考,这些零散的碎片化的思考和表达,闪耀着独属于他的智慧火花。如在本书的开篇《文学寄语》中,他就谈及了传统文化以及个体生命的现代化问题,他说“我们的传统文化,这里主要说的是儒家文化,传统文化怎样走向现代化,人的生命自身渐渐地成为我们对生存思考的根本目的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可能伴随着我们的民族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庆幸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乐感文化,儒家文化在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调整着人与人,人与天各种复杂的关系,实现了一种整体和谐。”在这里,张富英谈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区别,指出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在于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给宋元昊《惊梦红土》的序文中,他谈及了文学如何再现“革命历史”的艺术问题,他说:“文学的解读不仅是再现历史的真实,而是不断的追求一个新时代的审美理想。”在他看来,历史叙事不应是单纯的再现历史和叙述故事,而应该赋予作品新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质地,应该努力去建构新的美学范式。这些评述展现了他对于历史叙事的深入思考。类似的表达,在这些序文中俯拾即是。再如他在散文集《文心同行》的序文中,反思当代文学的历史处境,他说:“当下的文学缺失了政治工具的作用,退居边缘,文心深处,寄情抒怀,成为时下文学艺术的风景主线,或许这才是文学的本色。”时代不同,文学的地位和作用亦随之变化,当下的时代,文学退居边缘。但在张富英看来,这恰恰使得文学得以回归本色,回到自身。
阅读这些序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张富英本人对于文学的虔诚与热爱。他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了大量作品,写下数量庞大的序文,鼓舞文友,其根本动力还在于他自身对于文学的虔诚和热爱。他将文学视为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文学中寻找精神的永恒和自我的价值。他说,“假若文学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人把文学当成了他的生存方式,假若这些人离开了文学,他可能感到自己的精神自由被剥夺了,那么他的生活从此就丧失了意义,人生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这些人把文学当成了他的生存方式,文学也借助这些人寄宿在活着的生命体身上。”虽然用的是“假若”的句式,但他本人其实就是一个忠实的实践者,他把文学作为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僧人化缘时手里捧着的钵”。他将文学与自身生命融为一体,在相互交融中衍生出一个具有更高生命品格和价值意义的生命体来。
在当下,中国文学正在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文学是属于人民大众的文学,是需要更多文学人参与建构的文学。我们不仅需要名家大腕、精品力作,也需要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参与进来,共同建立一个立体的丰富的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文学。这就需要更多的像张富英一样的“文学使者”,深入到最广大的、基层的文学写作者中间,团结一切文学力量,共同汇聚起深广而磅礴的文学动力,共同推动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在此我们也衷心祝愿张富英的文学事业更加蓬勃,期待他为新时代文学发掘更多的文学人才。
是为序。

                                           2018.1

吴义勤著名文学评论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张富英的教育小说             ——中篇小说集《夹缝》代序
施战军(山东)

  这几年我们的小说创作越来越突出问题意识,但是仔细看下来,总觉得大家的问题太过集中,几乎都是“底层叙事”,而且都是在编写底层农民工故事,所谓“现实问题”好像就是以农民工的生存处境为中心的“底层问题”。给人一种错觉,仿佛除此,其他的都已经是“中层”、“高层”问题了似的。说到底,这是目前的文学创作视域不够宽展的表现。
  现实性问题化的小说理应有更多的关注点,而且也亟待提升它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它的艺术表现方式。在这样前提下,张富英的几部中篇小说很值得我们重视。
  这几部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不同于一般性的“底层叙事”的领域——作者所认知和想象的现实中国教育的形象图景。《黑色》虽然是以成年人的情感家庭危机为切口,孩子的心思还是最具活力的因素;从《黑色》到《铜镜子》、《紫色苜蓿花》再到《石头里的大卫》,张富英笔下的人物从中小学师生直至大学师生林林种种,这样几乎全面涉及教育的各个阶段的人格养成和体制困境的创作目前还不多见。
  而且,这些小说内里的意蕴不是对于教育现象单纯的现实性批判和现状反思,更深在的意义在于它深藏着一种人文忧患。作者迷恋人格心理探寻,从小说叙事中情不自禁地一再提起格式塔心理学就可以明显感知得到。现实的教育方式与人格养育的矛盾以及所造成的他者的期待心理与自在情感、人格生长的严重背离,是小说所探究的实质性问题。在这种扭曲的情境里,爱的萌动、冲动和欲望的实用性一方面成为小说的叙事动力,一方面又借此较深地揭示出目前的教育之于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从人的成长和成器这样的本位出发,从健康正常的人的生活需求入眼,张富英的小说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了教育真谛的缺失给我们的内心带来的刺痛。
  从艺术上看,《石头里的大卫》关于美学女老师和美男主人公的故事,在浪漫的底色上,作者将现实和传说互文化的处理相当自如,整个小说的叙述非常饱满鲜活;《紫色苜蓿花》也是一篇容量和密度相得益彰的作品,几对中学生的临界生活状态把握的很真切,一场河边果园的聚会,里面有纯洁的青春骚动,更带来大人离谱的误解,活化了困境中的青春情绪和成长处境;《黑色》中,对丈夫一次出轨,妻子和同学暧昧,孩子的精明和天真,都以十分放松的语势加以呈现,使得这部小说带上了些许后现代文学色调,只是含味稍嫌轻了一些;《铜镜子》可能是太追求深刻和犀利了,可能是因为有个“博士”回乡的缘故,围绕这个以孩子们的假自杀为核心展开的事件,所进行的直接议论则过多过强,伤害了作为小说的形象思维,而关于爷爷的亡灵那一部分优美的描写因为想象力的张大而显得十分珍贵。
  呼唤“新教育时代的来临”,这是这部中篇小说集的总主题,作者以思索的头脑、积极的姿态、艺术化的想象,将这一主题鲜明而真切地凝聚在字里行间,从而也对时下的小说写作具有了开拓视野的意义,祝愿张富英能够写出他更好的作品,来葱茏这一片本不该忽略的领地。
            
                                     2007年9月于济南
   
(施战军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后,鲁迅文学奖评委。著名文学评论家)
    注:施战军,现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














流动中默守     

  施战军

忙忙碌碌的报社生活,使同事们只能在选稿、编发、划版、校对的缝隙中互致关注。与我同样留着小平头的张富英像个终日旋转的陀螺,稍有不转,便常怔神,猜想他在惦记家中的妻儿和等待收割的麦子,不料今天,他抱着一捆齐刷刷的铅字麦穗,放在我的桌面,嗬,原来是无数的构思悬挂着金灿灿的籽粒使他馋得发呆呢!
富英一直在写着,也发表了不少堪称精致的小小说、诗歌和散文随笔。从乡村小学、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到应聘省城一家文学报纸的编辑,随着脚步的移动、心绪的漂泊,他的文学之梦也摇曳在城乡之间,在一首叫《浮萍》的诗中,他由衷地叹道:“一生并不踏浪高歌/一生只老实浮生/大海早晚也不是我的家/驾上岸时/被踩进了泥窝儿”本色的人做本色的梦,富英诗中的“返城的车”是他离乡求索、谋生、做梦的形象写照,那令他惆怅不已的“伊”,那让他感念不尽的“父亲”,那使他热泪不止的“母亲”,都是他实实在在的望乡崖。因而他最动容的句子都充满了默诵的泪水,在一片暗影批彩的暮色中,“离乡”成为他心灵之水的一个最大的漩涡。以文学返顾乡土,也终于令他获得了创作的资源。
小小说《孤坟》以极短的文字讲述了由乡间最见世面的男人致死的16岁少女唐小荷相阴亲的故事,亡故的傻子和光棍汉都配不上的小荷只能孤葬于荒地里,在这样的庄户观念里,“名份”的意义被突出到了极端的地位。小说里没有判断,却留下了深长的意味。就像他的另一首诗里所写的村庄的一口老钟,不是单纯的声响,而是历史和文化深处的混音,在现实里颤动。《五爷与牛》是富英最有代表性的小说,表面上看是主人与牲畜的关系,作品却以一根鞭子作为扣结,惊心动魄地通过黑公牛眼神的变化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紧凑利落的情节与简洁准确的语言赋予生动的形象刻画,表达了作者出奇而又合理的生命平等观,寓意深刻。我们高兴地看到了富英所具备的对乡土故事既粘附又超离的驾驭能力,这是让读者给予他更大希望的理由之所在。
工作的压力和精力的限制,近几年富英的小说和诗歌少了,散文随笔却更多地承载了他钟爱生活和创作的感慨,他向文坛也向自我“呼唤激情”、“倾听与注视”可爱的童心,用“乡土情结”整理记忆和情感,以“絮语”和忧虑体味季节和世缘。渐渐成熟起来的人是需要蓄而待发的。一个深夜,富英向我谈起一部中篇小说的构思,他稍带阳信口音蹦豆似的语句与他微眯的眼神一起,使我感到那愈来愈深的沉迷。他厚厚实实的书会在不久的将来问世吗?我真心地祝福他。

                                          1998.10  于山东大学文学院

      (注:施战军,时为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师,《作家报》评论部主任)















文学风景中的搭台者
王谨

    7月7日,周六,北京通州plus文创产业园一楼大厅,集聚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文学作者。上午,由华文作家网《作家报》、北京人文在线等主办的2018小说出版资助活动征评揭晓颁奖式、第13届作家报杯优秀文艺作品征评颁奖典礼暨当代文学前瞻研讨会,在这里举行。《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成为会议的主角,笔者和作家网总编辑冰峰、《小说月刊》总编室主任张可军及编剧、导演毕云琪等作为嘉宾应邀出席。
    获奖名单一项项地被公布,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批站到前面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的有教师,有工人,有农民,也有基层公务员,圆了文学梦的喜悦写在他们脸上,融于情真意切的感言里。坐在前面的张富英总编脸上也多了几份为文学爱好者搭台的成就感。

颁奖之后进行了研讨。会议主持者张富英让嘉宾就当代文学各做简要演讲。我没有提前准备,即席就“作家的社会责任”做了半个多小时的发言。我从四方面予以简单阐述:一是作家同样处于社会,是社会一分子,你的言行、你的作品,就反映着你的社会责任;二是反映社会、干预社会的作品,宜小中见大,切忌大而空;三是以热爱人民、热爱国家的心态去写作,就能把握导向;四是来自基层的文学爱好者同样需深入社会生活,只有更深层次的深入生活,才能写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
    在颁奖嘉宾和与会文学爱好者桌上,还放有一本《张富英文学评论集》。会后,我浏览了全书,发现集子里竞收录了近些年,张富英(笔名张戈)为众多文友和文学爱好者们所作的百篇序文。序文虽大都不长,但每写一篇序文之前他都要阅读厚厚的一部作品,这意味着百篇序文背后是事先阅读百部书作,其工作量令人震撼。在这些序文中,张富英表达最多的是对于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真诚鼓励和殷殷期待,或借此表达他的文学观或对写作创作的思考。有这么多文朋诗友的作品请张富英作序,这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恐怕不多。这既说明他与基层文学爱好者有很好的人缘,也足见张富英自身文学功力不浅,受文友广泛认同。
    张富英是位山东汉子,自我们相识,我就觉得他儒雅中保留着山东豪爽汉子的性格。他既是《作家报》总编辑,还兼任影视剧本评估推介及部分制作业务。由于他的长相酷似一位伟人,他也常常在一些影视剧里露面。我也曾就我所编剧的一部电影剧本,与他进行过多次探讨,加深了对他的了解。他坦言,从事影视只是副项,主项仍然是写作和为人“做嫁衣”(编辑)。
    在本书的后记里,作者张富英透露,此书原拟书名或自序为《草根评草根》,后吸收文学界一份量级朋友作序,才改了书名。他自认为,追溯上三代,我们都是农民,都是草根一族啊。草根是有生命力的。正是这些(让他作序的))草根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他才有此底气、如此福气!
    这番话,不无道理。自我谦卑的人,自愿为草根文学爱好者搭台的人,自愿与草根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家,才有不竭的创作源泉,创作之树也才会长青!

(王谨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奖暨全国人大好新闻评选委员)







传承耕读文明的教子要诀
----写在张富英新著《我们怎样做爸爸》出版之际

王 谨

公元2021年5月8日,风和日丽。笔者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剧本评介中心副主任、《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一行,同乘赴上海的高铁,参加《建党百年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大典》启动仪式。我们在同样的车厢,同坐1排。乘高铁出行,相对于乘飞机,更容易既欣赏沿途风景,又可以和相邻的朋友聊天交流。张富英说他近来写作了一部谈教育子女的书,是应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约稿,近将出版,希望我为这本书写点文字。我说 :“好啊。您这本书的内容,我在您朋友圈陆续读过相关篇章,很有现实教育意义。我可以写几段文字,表达对这本书出版的祝贺”。
2020年登陆中国的疫情,限制了作家出外采风,但限制不了作家的思考。富英的这本书,正是他利用近年相对闲赋的时间,将思考变成文字的。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鲁迅生前在多篇作品里论及子女教育。他在《南腔北调集.童年》里曾有一句著名的话:“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他在另一篇作品里谈及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和教育时曾说:“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一句话包含三层意思:生产健康的子女;教育子女要尽力;教育方式要解放。
鲁迅先生曾留学日本学医,他讲的这些对怎样做个好父亲,至今仍然值得思考和借鉴 。
自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基本是农业大国,耕读文明延续了数千年。中国耕读文明中包含了不少如何教育子女的要诀。古代“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做父亲的只养子女而不教育子女,是为父之过也。
作者张富英在书中说,“只凭钱买不来好爸爸”。我赞成这个观点。家庭财富不一定能成就子女成材。孩子的成长与身边之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关系极大。
    怎么样做一个好爸爸?窃以为,做个好爸爸,首先“打铁先得本身硬”。爸爸首先要修炼好自己 ,做孩子的垂范。不可想象,一个劣迹斑斑的父亲会教育出一个成材的儿女?
本书作者写到 “好爸爸拿什么武装孩子”?他提出了诸如诚善自强、乐观担当、有“心”有“力”、独一无二的观点是可取的。结合此书其他章节的观点,我以为,作为好爸爸,传承中国耕读文明的教子要诀,是有益子女教育的。具体要诀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传授道德,以德立身。古代崇尚“道德传家”。《礼记》云:教育“在明明德”“在止与至善”(见《礼记.大学》。现代教育同样要把德育放到首位,做父亲的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荣辱观,道德做人做事。
其二,传授孝悌,孝敬父母。农耕时代,孝敬父母,孝悌教育,这是出于人性的需求,有利于营造亲爱和睦的家庭氛围。孝悌尽管也可以列为道德范畴,但笔者在此单提出来,是有针对意义的。因为在现代中国许多家庭,恰恰缺失孝悌教育,骇人听闻的子女虐待老人案时有发生。
三,传授勤奋,好学增智。孩子的智商尽管有先天的差别,但成材仍然靠后天勤奋好学。世上没有天生的神童,神童的造就,离不开勤学苦读。古代流传的诸如穿壁引光、刺股读书、钝学累功、口不绝吟等成语,表达了漫长的农耕社会勤学苦读的故事。现代父亲对孩子教育,不可或缺教育孩子勤学苦读。提倡勤学苦读,与过多地给孩子加课外辅导,是两回事。课外负担太重,孩子力不从心,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四,传授意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这是农耕时代历炼人才的方法之一。现代做父亲的,有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甚至创造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尽多从事些劳动,有利于帮助孩子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自强自立,不至于一遇困难或挫折就意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官方论坛

GMT+8, 2025-1-14 10:57 , Processed in 0.1053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